第314章 青苗法,黄楼集,我亦仅免为鱼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神宗反复翻看图画,为之长叹不已,当晚夜不能寐。他意识到新法出现了巨大弊病,为今之计应如猛药治沉疴,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对症下药。
翌日,宋神宗下诏,令开封府发放免行钱,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农发放常平仓粮,并命各地暂停追索青苗、免役法,罢除方田、保甲法,同时上报百姓流散原因。
他一连推出十八条措施,民间为之欢呼雀跃。
非常凑巧的是,三日后天降大雨,旱灾为之缓解。在古人看来,这是天子悔过、上天宽宥的表现。朝臣纷纷上表,祝贺皇恩浩荡,消弭天灾。
不久,王安石罢相,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临回金陵之前,他推荐韩绛为相,又推荐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以继续推行新法。
吕惠卿是一头白眼狼。他一度视王安石为恩师,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然而当他掌握朝政大权后,一边清算郑侠将其流放,一边借机构陷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试图以此阻止王安石重回朝堂。
他不仅徒劳无功,反而把自己的人品给败光了。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再次入朝拜相,吕惠卿则外任知陈州,从此远离政治中心。
只不过,变法派的锅里已添上一瓢冷水,原有的柴火再也烧不开这锅热水了。王安石的权威不复当年,无力继续推行新法。翌年,王安石托病请辞,再次回到故乡江宁府。
王安石的时代就此过去,但是新法依然在推行。宋神宗亲自主持变法,一边重启旧派人物收拢人心,一边任用新党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推行改革。
这一年,宋越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交趾军水陆两路并进,分别进占廉州(今广西合浦)、钦州和邕州(今广西南宁)。宋朝起兵五万收复失地后反攻,经过两年激战,迫使交趾国王割地求和。
此时,司马光仍然在专心修史,而苏东坡已从密州调任更为富庶繁荣的徐州任知州,远离了朝堂的纷纷扰扰。
苏东坡赴任徐州不到半年,便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黄河决堤,梁山泊洪灾泛滥。河水淹没几百里农田后,顺京杭大运河、微山湖直逼徐州城下。由于被城南山地所阻,洪水越涨越高,大水围城月余而不退。
城内的富人打算借助舟船出城躲避洪水,却被苏轼制止。他们一旦出城,全城百姓都会惊慌失措,四处逃散,那么谁来守城?苏轼向百姓承诺,他不走,大家也不要走,他绝不会让洪水冲毁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