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成祖大怒,传檄胡氏安南政权二十项大罪,起兵八十万南征,像打筛子一样直捣安南王庭,俘获胡氏父子。胡朝灭亡,安南一度被并入明朝领土。明朝改安南为交址,一度设交址布政使司。

就在明朝内战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北方蒙古族也在忙着内乱。

明成祖称帝当年,蒙古大臣鬼力赤连杀两位蒙古大汗,自立为大汗。北元逐渐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落。

公元1409年,本着和平相处、休养生息的宗旨,明成祖派遣使者赴鞑靼开展友好邦交活动。

谁知蒙古人不讲外交礼仪,把使者杀了。

明成祖大怒,命淇国公丘福率军十万征讨鞑靼。

岂料这一次更惨。

丘福率领千余人轻敌冒抵达胪朐河,在遭遇战中战死,全军覆没。

明成祖于是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先后在斡难河畔和兴安岭下大破鞑靼。鞑靼太师阿鲁台投降,获封和宁王。

而本来被鞑靼部打得落花流水,无奈向明朝投诚以获庇佑的蒙古瓦剌部趁机崛起。瓦剌部首领、被明朝封为顺宁王的马哈木截杀鞑靼大汗,占领和林,拥立答里巴为汗。

鞑靼衰落后,瓦剌强大起来,开始阻遏明朝通往西北的通道,并试图控制鞑靼。

明成祖本无意北方苦寒不毛之地。那里的财富深埋在地下,以当时的工业技术,这些矿物资源看不见、摸不着。以农耕民族的眼光来看,这里种不出绿油油的麦子和稻谷,就不值得花力气驻守维护。

所以只要边疆相安无事,明成祖便不想用兵。

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瓦剌人像当年的匈奴和突厥一样,生活生产物资极其匮乏,时不时就要来劫掠一番。

明成祖烦不胜烦,公元1414年2月,再度领兵出征瓦剌。

瓦剌人一汗三王自恃骑兵为天下精锐,率三万骑兵,每人带从马三匹,据高山而守。居高临下,占据绝佳地理优势。

但这一次他们撞到了铁板。中原步骑兵已悄悄进入热兵器时代,这对善于弓箭骑射的蒙古人来说,是迭代式的降维打击。

明朝建立的京军,分三大营四十八卫,共计二十余万人,其中精锐则不过七八万人。

这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内设步兵、骑兵两个兵种,包括装备精良的京师禁卫军;三千营,由边境少数民族组成,以骑兵为主,主要负责巡哨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