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沐猴而冠权宦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鞑靼、瓦剌大军兵分四路,其中瓦剌首领也先入侵大同,鞑靼大汗脱脱不花入侵辽东,另有两路分别入侵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和甘州(今甘肃张掖)。

消息传到京城,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王振以为有了冒领边功、流芳青史的机会,于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恰好明英宗也希望象明成祖一样,深入漠北建立赫赫武功。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他们以为打仗是过家家,但其他大臣知道分寸。

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ye)、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率群臣力谏,他们列举多条理由说明皇帝不宜草率亲征。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明军准备不充分,皇帝亲征则不能及时接收四方急务,最重要的是不利于皇帝个人安全。

然而在王振的蛊惑下,明英宗一意孤行。他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随行人员除了王振以外,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员。

这是一支战前观光团。

即使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公张辅也无权参与军务,因为明英宗把一任军政大权都交予王振一人专断。

赵括还能纸上谈兵,这家伙甚至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因为组织不当,大军出发不久阵型就乱了,更惨的是,还没到大同军粮已经耗尽。沿途不断有人饿死,沿途遍地饿殍,再加上风雨连绵,这支部队还没抵达前线,军心已经散了。

随驾官员见状,再次谏请明英宗回军。

王振大怒,居然罚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在草地之中跪了一天以儆效尤。

这两位可是六部尚书,朝廷大员。一个宦官说罚跪就罚跪,真是好大的官威。

由于王振的指挥太过于弱智,连瓦剌部诱敌深入的拙劣诡计都看不出来,跪了一整天的邝埜实在忍不住,硬着头皮再次敦请撤军,并提醒王振不要中了埋伏。

王振当然不会听。

幸好第二天,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线惨败的消息密告王振,并告诉他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王振这才害怕起来,赶紧传令撤出大同。

但这阉人永远不会停止作妖的脚步。

王振规划的退兵路线是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退兵,以便让皇帝驾临他的家乡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