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四库全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康熙帝喜欢写一些质朴不通的诗词,乾隆帝也喜欢写,而且一写就是四万首,成为古今中外最高产的诗人。
康熙帝曾经六下江南,巡视天下,乾隆帝也搞了一个六下江南,而且排场比康熙帝大得多。
康熙帝当了六十一年皇帝,乾隆也当了六十一年皇帝,而且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三年。圣旨的玉玺虽然由嘉庆帝盖,但盖不盖这事,乾隆帝说了才算。
康熙一朝,编修了一本《古今图书集成》,又名《古今图书汇编》。全书凡一万卷,光目录就有四十卷,内容十分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鱼虫兽、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至今仍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于是,乾隆帝也想编纂一本规模更宏大、内容更丰富、体例更科学的丛书。
《四库全书》的图书征集和底本抄写的工作就声势浩大。
图书征集工作历时七年之久,为此还制定了具体的奖励办法如奖书、题咏和记名。
凡进书五百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一百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这是奖书。
进书百种以上的人,还可以选一本书,由乾隆帝亲笔题咏。
记名,则是在提要中注明采进书者的姓名。
最终,编委会共征集图书一万两千余种,其中江苏以四千八百零八种排名首位,浙江以四千六百种排名第二。
各地政府和藏书家进献的书还只是小头,内府本即政府藏书的数量更加惊人,其中包括武英殿等内廷各处藏书、赞撰本等等。
这些图书,加上《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佚书,以及当时社会上的流行书本,四库馆臣分门别类,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等意见。
应抄之书,是指可以抄入《四库全书》的合格图书。
应刻之书是优秀的图书,不仅要抄入《四库全书》,还应另行刻印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