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十全武功,西域从此称新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小和卓,是指维吾尔族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和霍集占。

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在当时,新疆当地的上层人物常常自称为和卓。

和卓兄弟野心勃勃,开始暗中扩充势力,不久举兵叛清。公元1758年,乾隆帝再度发兵西北,历时一年时间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将天山南麓重新纳入中国版图,使疆域往西扩展至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喷赤河流域。

西域,从此名叫新疆。

清廷在这里置伊犁将军府以统辖新疆各地,又通过适度的改土归流,将当地贵族统治转变为清廷派驻的地方官吏。在清军声威之下,邻近新疆的诸多部落也纷纷遣使入京,表示臣服。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则是维护中国西南边疆稳定的两次大规模战役。

大小金川,即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和小金县,位于四川西北部。乾隆年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又起兵攻打明正土司(今四川康定),表现出叛清自立的态势。

大、小金川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汶川县,是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重要通道,又是内地通往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的咽喉所在,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乾隆帝认为治藏必先治川,他一直非常重视该地区的稳定,于是发动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

公元1747年,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傅恒受命统帅满汉官兵六万余人,发动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逼使莎罗奔乞降。

然而在莎罗奔病故之后,大小金川再度不断试探底线,并再次叛乱。

公元1772年,乾隆帝谕令武英殿大学士温福率兵发动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年仅十八岁的福康安(1754年-1796年)被乾隆帝派往军中授印,并担任领队大臣。福康安,是大学士傅恒的儿子,孝贤纯皇后的侄子。他参与或指挥了乾隆期间的几次重大战役,功勋卓着,在西藏时参加制定了着名的金瓶掣签制度,对巩固清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死后被追封嘉勇郡王,清朝满族非宗室而封王者,只有他一人。

温福在木果木(今金川县卡撒乡)之战中出师不利,清军阵亡约四千人,损失米一万七千余石,银五万六千余两,火药七万余斤,自己也以身殉职。

乾隆帝大怒,以有“乾隆名臣之冠”美誉的阿桂为定西将军,加派健锐营、火器营兵两千入川,全力征伐大小金川。

这次战争共历时五年,耗费军资七千万两白银,清军终于彻底平定大小金川。乾隆帝在这里设立成都将军,置懋功、章谷、抚边、绥靖、崇化五屯驻军,又逐步置州县改土归流,实现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几乎贯穿其帝王生涯,是他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