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福寿膏与贸易逆差(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有两种选择,或者勇敢地击鼓进攻,或者聪明地鸣金撤退。无论攻或者守,进或者退,都会出现两种后果,一种是因失败而悲伤哭泣,一种是因胜利而昂扬高歌。
我们既知道有两种选择,也知道有两种后果,但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知道其间的因果关系。于是我们左右为难,进退失据,当我们难以做出抉择时,我们便失去了中孚的品质,不再能一心一意。
从十八世纪开始,强大的敌人已经来了。十九世纪初叶,西方列强已经到了家门口。
1808年,英国以帮助澳门葡萄牙人抵御法国为借口,将四艘带有炮械火药的兵船进泊于香山县(今广东中山一带)的鸡颈洋面,又派三百英兵登陆澳门,占据了澳门东西两座炮台。
这一年,世界局势风起云涌。
远在拉丁美洲的巴西,成立了巴西最大的国家银行巴西银行。
而不远不近的欧洲,已经被法国的拿破仑闹翻了天。这一年,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马德里近郊的农民奋起反抗,然而没什么用。
拿破仑转过头来,又向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公主求婚。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婉言谢绝,他担心拿破仑继续纠缠,于是赶紧把叶卡捷琳娜嫁给了平庸懦弱的德国奥尔登堡公爵。
此时的日本还处于闭关锁国的德川幕府时代,他们也即将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国门。
英国人的目的,显然不只是派兵船对抗法国人。他们觊觎中国已久,早已蠢蠢欲动,不久就乘小船驶入虎门,并且要求获得澳门居住权。在清廷的严正交涉下,他们才缓缓撤离。
英国人一直在努力打开中国国门,他们的最初目的,也许只是通商。
乾隆帝时期,英国使团来到中国后提出了开放口岸、允许自由贸易、不再加征关税等请求,为表示诚意,他们向清廷进献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
对于这些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礼物,见多识广的清廷官员、工匠们表示无感。
什么天球、地球,与清宫原有陈列者相差无几,装饰反不如中国的精巧。所谓玻璃挂灯,也比不上圆明园中的富丽堂皇。至于那些个需要专人装配的钟表,其手法与北京城内钟表匠的雷同,并无奇巧。乾隆帝看到这些礼物后大皱其眉,只觉得英国使者夸大其词,这些所谓奇异之物不过寻常尔尔。
英国人搜肠刮肚,拿出了他们自认为最好的东西,谁知在中国人眼中却不值一哂,这让英国使团为之大惊失色。
乾隆帝拒绝了英使开放口岸的请求,又着人安排他们沿京杭大运河到江南等地参观,再行经杭州抵广州,出海回国。
乾隆帝的本意是秀秀肌肉,让英国使臣们见识见识天朝上国的富庶繁荣。然而,这成了不小心露出猴子屁股的画蛇添足之举。
乾隆帝六下江南,满目所见都是盛世繁荣景象,车水马龙,文质彬彬,商品琳琅满目,人民安居乐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