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太监守国门(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让英国人大为郁闷。
当时英国每年要向印度销售九百万英镑的货物。中国人口几乎是印度的三倍,实际商品额却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英国人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中国人的钱大部分被他们的鸦片赚走了,因此缺少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且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也有一定抵制作用。
英国人不可能放弃对中国的鸦片贸易,于是决定想办法迫使中国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进一步开放市场。
他们曾试图与太平天国达成共识,瓜分中国领土,被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洪秀全果断拒绝,于是继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
1856年10月,英军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展开军事行动,迅速占据虎门各炮台,随后炮轰广州城,攻入城内。
第二年,英国向中国增兵准备扩大战果,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派出远征军来到中国。
这个叫马赖的法国神甫在广西西林县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贪官土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激起民愤。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是个正直官员,根据村民控告调查属实后,将马赖等二十六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死刑。法国人以这件事为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英法联军五千六百余人在珠江口集结,趁清政府正在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集结军舰北上天津,发动了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就在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时,直隶总督谭廷襄却率先弃守逃跑。英法联军顺势入侵天津城郊,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主要内容是允许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
俄、美两国公使也以调停人身份,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其中,中俄《天津条约》特别规定两国派员查勘“以前未经定明边界”,为日后侵占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
清政府在一次次交涉无条件让步,没有底线地顺从侵略者的意志,这让英法政府发现清帝国已只是一只老掉牙的老虎。他们决定再次挑起战争,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这意味着,满目疮痍的中国国土将遭受更大伤害。
1859年6月,英法联军再次兵进天津,发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他们这一次的对手是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蒙古族人,具有蒙古黄金家族血统。他是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一代扎萨克多罗郡王,被道光帝赏戴三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