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万不得已之时(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心而论,第四纵队甚至很多冀东起义军首领对关东军即将主力南下的判断都是很正常的,但是问题出在关东军它脑子不正常上!

所以要以正常的方式说服第四纵队领导人,实在难度不是一般大;要不是唐亮提前看了历史答案,搁唐亮自己也不信。

但唐亮总得编个理由:

“关东军与其他倭国鬼子一样,对后勤极其不重视,我们只要能坚壁清野,拖着他们打游击,快则10天慢则15天,他们必然要撤退的。”

“但是他们离铁路线并不远,都山游击区无论是到承德还是到秦皇岛的铁路线都只有大约80公里,鬼子依托于铁路作为后勤,持续作战能力会强很多。”

问题是历史上关东军和伪满军南下冀东,也没比关内的鬼子好哪去,后勤一样是一团糟。

当然这些“历史”现在没法拿出来说事,唐亮还得另想办法。

“不管是关内的鬼子还是关东军,他们扫荡除了要破坏我们的根据地外,更有一个重要驱动力,那就是抢劫;如果在根据地内长时间抢不到东西,他们哪怕还有一定的后勤物资也会选择后撤。”

事实上鬼子历次围攻八路的根据地,抢粮抢钱抢棉花都是重中之重,只是八路军根据地往往坚壁清野做得好,所以这三样东西鬼子经常抢不到罢了。

“冀东富裕,哪怕‘何梅协定’签署后,冀东百姓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冀东仍然相对于冀西和察哈尔富裕不少。”

换句话说,既然鬼子在晋察冀根据地这种冀西穷困之地都能隔三差五来一次大队以上级别的扫荡,那么更富裕的冀东地区,鬼子又如何会放过呢?

唐亮急了,只能抛出最后的理由:

“只要我们咬咬牙在冀东坚持,一定能支援到东北抗联,他们的条件比我们还艰苦,既然他们都能坚持,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

“我们也不赞成撤离冀东。”

出乎第四纵队首长的预料,冀东起义军有不少首领们也改弦更张,站在了唐亮这边——这点早就在唐亮预料之内,毕竟是看过历史答案的。

这部分冀东起义军的首领们不想撤离的原因也很简单——故土难离。

“如果我们抛下家人离开这儿,没了武器的家人必然会被鬼子和伪军加害,我们不能离开。”

“如果坦克支队留在冀东,或许我们也能坚持一二?”

这也正是历史上勉强作出西撤决议后,为何冀东起义军拖拖拉拉又搞了一个多月才进行西撤的原因,固然是因为冀东起义军要准备西撤的物资;但更关键的是他们之中有好些人担心家人受迫害——这几乎是一定的!

尽管历史上冀东起义军多数人赞成西撤,但也有少数人是不赞成的,否则10万以上的起义军,也不至于只有5.5万跟着西撤了,这才不到一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