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就起个带头作用(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呦呦小小声:“姑父,先锯那块看不出来的,木簪也不需要多复杂,样式我画几个,你先让叔伯们把木材都锯出合适的长度,照着我奶戴的那根大小就差不多。”
王福喜点头:“没问题,木簪我也做过不少,这个我熟。”
沈呦呦嘿嘿一笑,下意识的问:“给谁做的。”
大姑父王福喜脸一红,干咳两声:“小孩家家的瞎问啥。”
沈呦呦乐了:“咋我也没见我大姑换着戴呢?”
结果大姑沈知夏听到这话,对着花老太告知:“娘,你看呦呦小小年纪就学胡说八道。”
花老太和一帮老太太在蒸明日赶路要吃的干粮,两边的距离并不远,架锅做饭的柴火,还能给他们收拾木材的这边照亮。
所以沈呦呦他们那边的对话,花老太听了一清二楚。
大姑沈知夏是被沈呦呦问话问的不好意思了,她们这年代的大部分人都含蓄,当然不包括那些老太太。
结果花老太蹲在地上烧火,不但没帮闺女说话,还问了一句:“我也没咋见你换木簪戴啊!”
引的一群老太太嘻嘻哈哈,一人一句问沈知夏:都有啥样式的,给咱们瞅瞅。
在古代,女子满十五周岁时会举行一个仪式,表示女子已经成年。
在这个仪式中,女子会结发并用簪子贯穿,因此称为及笄。
也代表可以许配人家了。
所以几乎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簪子,最不济的也会有一根木簪,因为它不贵就几个铜板。
如果是这点钱都舍不得花的,那也会自己做,或者家人给做。
当然银簪子其实一般的家庭还是买得起的,比如说就沈家村以前,女儿出嫁也会准备一根银簪子或者银耳饰之类的,
最细的也就几百文,当然铜簪子和银包铜的也有,且更便宜。
只要不是那些因逃荒,身无分文的,基本上女子也都舍得给自己买些便宜的簪子戴。
普遍程度就跟前世的发卡似的。
所以古代女人不缺木簪,她们缺的是雕工特别精致的,花样特别好看的。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哪家媳妇得了好看的木簪,都得带着去弟妹嫂子家里坐坐,也好让他们夸赞一下。
但沈呦呦没想过让大家做的木簪走精致路线,咱就来大众的样式,新奇就新奇在镶嵌陶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