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入殓(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丧事在诸多繁琐细碎的小事里逐步推进着。时光流转,到了第二天,那所谓的 “戏班子” 前来了,实际上不过是一支喇叭匠队伍。
如此一来,整个葬礼的氛围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像先前那般充斥着各种嘈杂的人声、“叮叮咣咣”的二起脚炮声以及连绵不绝的哭泣声,转而变成了一场具有乡村特色、由喇叭匠主导的中端葬礼。
随着喇叭匠的到来,杜国平原本承担的迎宾工作便被他们取而代之。这些喇叭匠们稳稳地守在杜小平家的大门之外,每当有宾客手着拎烧纸前来吊孝,喇叭匠们便即刻吹奏起哀伤的乐曲。
在屋内守灵的杜佳怡和杜佳晨姐妹俩,一听到那悲戚的乐声,心里自然明白是有客人前来吊唁了,于是便放开嗓子放声大哭起来。
等到宾客将她们搀扶起身,姐妹俩才渐渐止住悲声,喝口水润润喉咙,而后默默地时不时拿起一张黄纸,放入牢盆之中慢慢燃烧着,那袅袅升起的轻烟仿佛也带着对逝者的思念缓缓飘散。
第二天傍晚时分,棺材已然打造完工,也许由于使用了上乘的寿材,棺盖居然是一块二十公分厚的独板,崭新的棺木被大红的油漆涂抹得严严实实,色泽鲜艳而凝重。
有一位心灵手巧的木匠,还特意在棺材上精心绘制了一些色彩斑斓的牡丹吉祥图案,在那棺材大头盖的正前方,端正地写上了 “驾鹤西游” 四个大字,寄寓着对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富足生活的期望,同时也饱含着对家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憧憬。
第三天,迎来了出殡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巨石村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小伙子们便纷纷匆忙地赶回到了村子里,当然也有一些提前就已经归来的。他们身强力壮,将成为埋葬死者的主力军,承担起这最后一程的重要职责。
杜小平的工友们,也就是普泰轨道安装工队的工人们,也都不辞辛劳地赶来帮忙,一时间,整个巨石村热闹非凡,人群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景象宛如集市一般。
在这忙碌而又凝重的氛围里,也有一些喜爱听戏的老年人,他们或拿着小板凳,或干脆就蹲在墙角边上,静静地聆听着喇叭匠们的演唱。
此时,喇叭匠们正在演唱着经典的梆子戏《李天保吊孝》。那些喇叭匠们看到有这么多老人前来捧场,兴致愈发高涨起来。其中有几个负责唱戏的,更是来了精神,甚至拿起油彩在脸上仔细地涂抹起来,虽然没有身着正式的戏服,但他们依然全情投入,接着又为观众加演了一场《窦娥冤》。
尽管这些民间戏剧演员的演唱水平或许并非十分高超,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喜爱,然而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却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有的老人还忍不住对这些戏词细细地评头论足,也有的人随着那高亢激昂的曲调,微微晃动着身躯,轻轻地哼着,沉浸在这独特的葬礼戏曲氛围之中。
上午十点半,阳光洒在巨石村的每一个角落,韩忠良精心操办负责的八大碗佳肴已然准备就绪。韩双成健步如飞地来到巨石村村委会,一把抓起大喇叭,那洪亮的声音瞬间传遍了整个村庄:“撺掇的吃饭了,撺掇的吃饭了!”
这一声呼喊就像是冲锋号一般,那些忙碌在葬礼各个岗位上的人们,不管是负责扯孝布的、端盘子的、打杂的,还是辛苦做木匠活儿的,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朝着归园田居农家乐快步走去。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但也有着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的放松。一进院子,每人迅速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锅菜,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或许是忙碌了太久,又或许是大锅菜的味道实在诱人,不过短短十分钟,他们就风卷残云般结束了这顿 “巳时饭” 。
很快,大喇叭再次响起,依旧是韩双成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乡亲们,奔丧的挈们开席了!” 刹那间,那些前来帮忙的朋友以及过来吊唁的人们,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归园田居农家院。
此时的农家院,与平日的宁静截然不同,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租赁来的简易餐桌。杜小平本家那些年轻力壮、分工明确负责上菜的子侄们,开始一趟又一趟地从厨房穿梭而出,不断地为宾客们端上具有西山特色的八大碗。
巨石村这场葬礼,看似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和诸多讲究,可实际上也透着一种质朴的简单。桌上没有常见的酒,没有用来招待宾客的烟,没有寓意甜蜜的糖,也没有闲暇时嗑着的瓜子。
李晓阳坐在桌前,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对于他而言,这是第一次品尝这种八大碗。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色泽诱人的面筋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只觉得味道醇厚,那咸香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让他吃得津津有味,不禁在心里暗自称赞:“这西山八大碗果然味道独特,好吃!”
也许是大家心里都还惦记着葬礼后续的任务,无论是前来吊唁的宾客,还是帮忙的朋友,吃饭的速度都格外快,不到半个小时,宴席就接近尾声。那些负责端盘子的年轻人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桌面,迅速撤掉餐具,因为下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将拉开帷幕,这场葬礼还在继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逝者送上最后的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