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论语·里仁>第6章 仁德之稀与践行之思》(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我未曾见到过真正从心底里喜爱仁德的人,也未曾见到过极端厌恶不仁德的人。那些真心热爱仁德的人,他们的境界是没有什么能够超越的;而那些厌恶不仁德的人,他们在践行仁德的时候,能够做到不让不仁德的事物沾染、影响到自己。有没有人能够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和精力,把全部力量都用在践行仁德这件事情上呢?我没有见到过因为自身力量不够而做不到的人。也许存在这样的人吧,但我还没有见到过。”
在这里,“好仁者”所指的是那些全身心地、由衷地热爱仁德,将仁德视为生命中最为重要和崇高追求的人。这种喜爱并非表面的、短暂的,而是深入骨髓、持之以恒的。“无以尚之”生动地描绘出爱好仁德之人的境界达到了极致,没有任何其他的事物能够与之相比拟或超越。
“恶不仁者”并非只是简单地对不仁德的现象表示不满或反感,而是从内心深处坚决地拒绝和抵制不仁德的行为和观念。他们通过严格的自我约束和警醒,确保自己不被不仁德的因素所侵蚀和影响。
孔子所提出的“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这里的“一日”并非仅仅局限于一天的时间长度,而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意味着全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力不足者”并非指身体上的力量不够,而是指在践行仁德这件事情上缺乏决心、毅力和专注力。
孔子通过这些表述,清晰地传达了他对于仁德追求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仁德践行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失。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仁德追求的社会稀缺现象及其根源探究
孔子所感慨的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的罕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及在当今社会中,都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这一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源于社会环境的功利化倾向,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和外在的功成名就,而忽视了内在仁德的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有关,在教育过程中,对于道德教育和仁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们缺乏对仁德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追求。
此外,个体自身的懒惰和自私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安逸和满足个人欲望,而不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高尚的仁德境界。这种稀缺现象提醒我们,必须深入反思社会价值体系和个体行为动机,重新确立仁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2. 自我约束在仁德实践中的核心地位与实现途径
厌恶不仁德的人通过自我约束来避免不仁德之事的影响,这一观点强调了自我约束在仁德实践中的关键作用。自我约束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灵修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