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极静观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中真意是,致达太虚之极,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住镇静笃定的状态。万物并存作物繁衍生长,我以此观想循环往复的生命状态。夫天下万物纷纷纭纭,终都返回到各自的初始状态源头根本。这种归根之意叫做“极静”。

极静之本源,即是万物回归于静的初始状态,达到极静,静若死亡。死亡之后又会再次拥有朝气蓬勃的生命。这种状态便叫“复命″。

由生而死,由死而生,生生死死即是复命,这种生命的反复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个常识,叫做“常”。

知道这个常识,懂得这些是永恒不变的,是明白理智的人,叫做“明”。

不知道常识,不懂得这永远不变的道理,妾自胡乱行动作为,凶兆。

知道常识,懂得这永恒不变的真理,就能容纳一切,能够容纳一切,就能够正确看待理解一切,能够正确对待一切,就能够懂得公道根本,懂得公道的根本,进而就能了解自然规律这个王道,了解了自然规律这个王道,进而就能掌握自然规律王道,乃是成就于天,天者乃是天道,掌握了天道,就能长久生存,永恒存在,哪怕身体殁亡,自也不会消亡殆尽。

时空长河秋春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至圣先师孔子,带着他的一众学生踏上了前往楚国的旅途。一路上众人欢声笑语,谈论着各种学问和自己的见闻。

不久之后,他们穿过了一片茂密的树林。当走出这片树林时,眼前的一幕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但见一位身形佝偻的驼背老人,正站在一棵大树下,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全神贯注地捕捉着树上的蝉。

那老人动作娴熟,手中的竹竿轻轻一伸,便能准确无误地将蝉给粘住,然后轻松地收摘取收入囊中,整个过程犹似在地上捡起一件件物品一般,真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孔子见状,心中不禁对这位老人的行为充满了敬意。他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行了个礼,然后由衷地赞叹道:“老先生,您这捕捉鸣蝉的技巧,实在是太过高超了!您如此好身手,想必定是掌握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妙法了吧?”

老人听到孔子的称赞,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先生过奖了!要说妙法嘛!自然是有的!想当初,我刚开始学习捕蝉的时候,也是屡屡失败,但我并没有放弃。

经过长达五六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如今的我,已经能够做到让竹竿上放置两颗粘丸而不掉落,此时再去捕捉蝉,那些蝉便很难逃脱我的手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