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时成气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此中真意是“优秀的人听闻道音之后,自会勤勉地遵循践行。
一般的人听了道音之后,仍是似懂非懂、不知所谓,若有若 无的样子。
粗俗鄙陋之人听了道音之后,则会大声嘲笑。若这种人不大声嘲笑,那么所谓的道,还叫真道吗?
故此,有大能建言说“明白道意,要有若蒙昧懵懂无知者般。精进道法,要有若退步视物般,去看清道理。行崎岖不平,坎坷曲折之道路,有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看起来很艰难,行之有道,自有方法。
而至高无上的德行,有若像幽谷渊博,大白于天下,有若受到了侮辱,知道得越多越是如此!
广泛普遍的道德,被视若不足为奇,健康友善的德行,往往被视若苟且偷安。实质化的真理,有若虚无缥缈,至大的空间,没有角落存在,大器最晚成形,却能堪大用。大理宏音之声闻听难清,是人在其中,听不真切。大象物状无有形态,是人在其中,视若无睹。道是隐秘无名状态的,大丈夫唯有道德如水一般,善于借鉴环境,予取予求又能成全诸般,方才可有所成就。 ”
时空长河,那时光幽幽一段,三国时期。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此人名叫崔琰。
他从小学习武艺,欲图长大卖予帝王家。这崔琰在外行走,特别喜欢结交朋友。然有些不明道理的人,却是认为他这是不学无术,除了喜欢舞刀弄棒,拉帮结伙之外,于学问上是一窍不通。
一次,崔琰去拜访一个学者,主人却让管家出来告诉他说:“我家主人,正在潜心研读诗书,无暇与汝闲谈。”
崔琰自然知道,这是人家嫌他文化水平低下,不愿与自己有过多的交集,顿感无比羞愧。
于是他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习书经典籍,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