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自然无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凭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为修者讲述了“道”的自然无为、柔弱胜刚强以及回归纯真质朴的,返璞归真思想。
老子强调“道”的自然无为,即“道常无为,而无以为”。这意味着“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
这种自然无为的精神思想告诉修者,做事要效法“道”,做正确之事,符合客观规律之事,并且要坚持到底?,切莫半途而废。
?圣人老子提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说的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就像是个婴儿一样,纯真质朴,柔弱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一味强硬对抗,有时以柔克刚、灵活应变,更能达到目的?。
?老子主张回归纯真质朴的自然状态,像婴儿一样,没有世俗的欲望与偏见,不被世俗不良所污染。保持住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并在生活中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达成真正的宁静致远。
老子认为“道”行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最终取得成功“道果”。
这种精神启示修者,行事之时当要专心致志、坚持到底,尤其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以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去克服困难?。
老子提到“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意思是柔弱的东西有时比刚强更有力量。
这启示修者,在面对困难之时,不应一味强硬对抗,而是要灵活应变,温和沟通往往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惧,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其中之意是“有涵养容纳大度,道德深厚之人,能得到道的呵护。与婴儿得到母亲的呵护一般无二。
对于婴儿,毒虫之类不自来蜇害,凶猛的野兽不前来扑捉,善抓善捕的鹰鸟不敢来攻击。
他们筋骨柔弱,却能把东西牢固地握住。不知道两性交合之事,生殖器官却能自然兴奋起来,只因他们之精气阴纯阳正。整天地哭嚎,却不会使嗓音沙哑,因为他们与自然的呼吸和谐而统一。
他们知晓自然的和谐气息,能理解永恒不变之道。人一旦知道了永恒不变之道,就有可能达到明察秋毫的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