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科举制度的弊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代大学生顶多算是童生而已,就连他妈秀才还算不上,更别说考进士的难度远超常人想象。

整个大夏朝廷拥有三百多个郡,一千五百多个县,几百个官员名额你真认为普通百姓能够抢到?

只要科举选拔全面推行,这种制度将会吸收天底下大部分人力资源,一大堆人都会想着通过科举获得上升通道,而你朝廷又无法提供这么多职位。

接下来就是为了抢夺这几百个职位,大家都跟不要命一样做题内卷。

一旦汉家儿郎开始重文轻武,尚武精神就会大大倒退,届时北方胡人必定卷土重来。

因为重文轻武肯定会堵死军功爵制的上升通道,毕竟武将打仗就会立功,立功者那就必须升官,所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们肯定不允许这群丘八拿走权力。

宋朝就是士大夫阶层非常强大,以至于重文轻武太过离谱。

最主要的是,士大夫大部分人出身寒门庶族或者地主阶级,依靠天赋与宗族资助进行读书做题,通过关系网与不断考试选拔上位。

在讨论什么是寒门庶族的时候,最好明确什么是“人”,毕竟古代这种生产力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脱产读书。

对于大字不识的底层百姓来说,军功制度才是他们翻身逆袭的机会。

凡是立下大功皆可封爵世袭罔替,就算立下小功那也可以加官进职。

盛唐时期虽然已经拥有科举制度,但是选拔官员的数量名额实在太少。

殷无咎决定跟宰相们商量科举选拔,姑且看看他们究竟是何态度。

紫微宫,含元殿。

殷无咎特地把宰相们召来谈话。

“拜见陛下!”

一众宰相们纷纷朝着殷无咎躬身行礼。

李萼感觉有点不对劲,他率先站出来开口说道:“不知陛下召见我等有何要事?”

殷无咎沉默片刻注视着着眼前这六位宰相。

尚书令兼任中书令李萼。

侍中令郑虔。

御史令王怀忠。

尚书左仆射崔无极。

尚书右仆射崔无虑。

翰林大学士郑珣瑜。

郑珣瑜作为翰林大学士加衔参知政事,本来就是属于皇帝顾问,他在朝中并没担任官职,故而殷无咎把他安插在宰相们身边作为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