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取经完毕,佛祖准备册封四僧,无天率众魔突现降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妥妥的将自己人给区分开了,所谓的佛说众生平等也只是忽悠人。

从这点来看,是不是有种‘敝帚自珍’‘门户之见’的感觉,可佛祖不知道,理不辩不明,不经流传的典籍不是经典吗?

一切都不是,因为他本来要的就是传扬佛教,发扬信仰。

而且他如来比所有商人都聪明,早早就悟出了他自己的一套推销手段,从经文的好处,再到难得,再到珍贵,别看三者的意义差不多,可在实际情况中,却是一次次的再加深它的意义与重要性。

不说他让取经人一路西天取经对外宣扬的佛教经书名头,每到一处甚至每遇到一个要搭话的人,就报一遍自己的来历与目的来做广告,而这其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更是显得经书的难得可贵。

最后又讲,只有真心还不行,还得需要付钱,简直就是一步步的都在刺激着受众的底线。

总结‘如来’的商业推销心理三点,一:上赶着的不是买卖,二: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被重视,三:珍本限量发售。

这是信仰,金钱两手一起抓。再说白一点儿名声、人头势力,钱财他都要。

还有一个疑点,如果无字经书是真的,每一本都是空白的,那还要那么多本干什么?以数量制造博大感吗?

而且第二次拿到真经,也是真得了‘人事’才拿到的,如果无字经书是真的,甚至比有字经书还好,那为什么还会要第二次人事?好的已经白给过一次了,佛祖也知道,难道就不能换一次,可阿难迦叶又强调了一遍‘人事’,而且还是过了明路的,光明正大合理的要。

所以无字经书只会是假的,而他们这么做,想表达的恐怕就是在告诉人们,白给的只有白版经书,只有有物才能换来有字真经。

至于如来与燃灯,无非就是找存在感,故弄玄虚,越是这样不就越显得神秘。

就像佛说的‘不可说’一样,神秘的才能是多面性的,令人敬畏的,因为你无论给出什么样答案,他总能以有利于他的一种解答去答复你。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在感情里谁先认真谁就输了’。还有打仗,或者商场,也都有类似的说法‘谁先露出底牌就输了’。

从两人开口就是针对大唐之人的贬低,甚至贬得一无是处来看,说他们故弄玄虚,也是真的不无可能,而且还有法不可轻传,无字经书即是佛不可说的真谛来做挡箭牌。最后就算质问,就算被怀疑,恐怕换来的,也只会是他们的‘拈花一笑’。

所以说不管是佛说的‘禅不可说、一说即错’,还是‘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