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养黄鳝(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那如轻纱般笼罩着宝泉村的晨雾,整个村庄尚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王大柱便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呼喊声中被猛地惊醒。“大柱,大柱,快起来,有大好事!”发小李二蛋那大嗓门穿透力极强,在门外响个不停,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王大柱睡眼惺忪地打开门,揉着眼睛,嘟囔着:“二蛋,你这是干啥呀,天还早着呢。”李二蛋满脸兴奋,眼睛放光,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藏一般,一把拉住王大柱说:“宝泉村南边那个废弃窑坑你知道吧,我刚得到消息,那里面有大鱼,咱赶紧去钓,说不定能满载而归。”

王大柱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本就是个钓鱼爱好者,平日里就对钓鱼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闲暇时光总是会拿着钓竿,在村边的小河沟里寻找鱼儿的踪迹。一想到有大鱼可钓,立刻睡意全无。

他迅速洗漱一番,动作麻利地收拾好钓具,那根陪伴他多年的鱼竿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鱼饵也被精心准备好,跟着李二蛋就往宝泉村南边赶去。一路上,李二蛋滔滔不绝地说着他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那眉飞色舞的样子仿佛在讲述一个传奇故事。

他说自己是在和邻村的一个老友聊天时偶然听闻的,当时那老友神秘兮兮地告诉他,宝泉村南边的窑坑最近有不少大鱼出没,有人还钓到过十几斤重的大草鱼呢。李二蛋一边说着,还时不时地畅想今天能钓到多少鱼,那些鱼会有多大,仿佛已经看到鱼篓里装满了肥美的大鱼。王大柱则一边听,一边心里琢磨着,那个废弃窑坑已经闲置很久了,如果真有这么多鱼,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做点什么大文章。在他的心底,一颗关于未来的种子似乎正在悄然萌芽,一种对新机遇的期待在心中涌动。

在农村像这种废弃的砖窑厂旁边,往往因为取土会造成十分大的深坑,下过暴雨之后,这些深坑里面便会存水。加上。建窑烧砖头取土时挖的深坑里面有泉眼,所以。这种深坑窑坑最适合用来做鱼塘养鱼了,而宝泉村南边的这个窑厂。深坑里面的水已经有好几米深了,并没有人承包。目前里面的鱼可以说是都是野生的鱼类,肉质十分的鲜美。

这个深坑由于常年没有人捕捞,所以里面的鱼不仅长得大,而且数量非常的多。据李二蛋讲,里面不仅有黑鱼,花鲢,草鱼甚至还有一斤多两斤多的大黄鳝和泥鳅,那黄鳝又名土龙可是大补。坐月子的女人如果能吃到野生的黄鳝,对于身体恢复是有极大的益处的。王大柱已经开始想着,如果能钓到几条土龙,那该有多好,正好可以拿给秀勤姐跟秋萍姐两个人,让他们补补身子。

两人来到窑坑边,只见这里杂草丛生,那些杂草长得郁郁葱葱,几乎要将整个窑坑的边缘掩盖起来。坑水略显浑浊,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深绿色的光泽,仿佛是一块被岁月尘封的神秘翡翠。水面不时泛起阵阵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似乎真的有不少大家伙在水下活动。他们迅速找好位置,动作熟练地挂饵、抛竿,然后便开始耐心等待鱼儿上钩。没一会儿,王大柱就感觉到鱼竿一沉,他心中一喜,用力一提,一条肥硕的草鱼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被钓了上来。“哈哈,大柱,你这运气不错啊!”李二蛋在一旁羡慕地喊道。接着,两人的收获不断增加,鲫鱼、鲤鱼纷纷被收入鱼篓,鱼篓里的鱼儿活蹦乱跳,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们的衣裳,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

然而,在钓鱼的过程中,王大柱并没有被眼前的丰收冲昏头脑。他的目光在窑坑周围扫视着,仔细观察着窑坑的环境。他发现这个坑塘面积不小,而且水质虽然看起来浑浊,但似乎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水中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这对于一些水产养殖来说,或许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与其只是偶尔来这里钓钓鱼,不如把这个窑坑承包下来,搞水产养殖。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尤其是养黄鳝和泥鳅,这两种水产在市场上一直都有不错的需求,价格也较为稳定。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健康、绿色、无污染的水产更是备受青睐。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在自己眼前展开,那些黄鳝和泥鳅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变成了一摞摞的钞票和美好的生活景象。

当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村里后,王大柱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休息,而是直接去找了村主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计划,迫不及待地向村主任表明了自己想要承包废弃窑坑来养黄鳝和泥鳅的想法。村主任听后,沉思片刻说:“大柱啊,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这窑坑闲置着也是浪费,不过你有把握能养好吗?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王大柱拍着胸脯说:“主任,我虽然不是什么养殖专家,但我平时也没少琢磨这些水产养殖的事儿。我知道黄鳝和泥鳅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能力也不错,只要我用心经营,肯定能行。而且我还打算去学习一些专业的养殖技术,找些有经验的人请教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