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地牵挂(二十三)(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十三

佩轩收到了文秀的来信,他看到文秀最后的几句话就笑了,他知道她的心情,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他俩经历了那点波折以后,都明白了对方是深深爱着自己的,尤其是佩轩,他明白了文秀并不会变心,仍然是一心一意爱着他,所以他没有再犹豫就与她合为一体了,真正成了她的男人,满足了她成为他的女人的愿望。这让两人的关系进一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依他俩的性格,都会毫不犹豫地与对方厮守一辈子的,他俩的爱永远不会褪色的。在他看来,她是那么温柔,那么体贴,那么痴情,那么贤惠,没有一点可以挑剔的地方,是个完美的妻子,别人无论是谁也比不上她。他之所以爱她,是因为他知道,她爱他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不是因为他能考上大学她才爱他的,如果他考不上大学,恐怕没人会看上他,只有她才会毫不犹豫地跟他。在他土里土气的时候,没人看上他,只有文秀义无反顾地要跟他,对他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就此一点,就值得他爱她一辈子。他内心其实是一个很耿介的人,他知道,文秀是他唯一的爱人。

他看到文秀成长很快,现在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了,在工作方面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而且善于学习,不断进步;以后会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会有不小的成就的。但是她最痴情的就是他,为了他,她肯付出一切的,这么相爱的两个人,以后在一起生活,会不幸福吗?即使生活上有困难,他俩也会是非常幸福的一对。

佩轩每天都是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这样四点一线来回奔走,做的事其实只有一件:读书。他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是他的目标并不明确,因为他所学的哲学也是一门模糊的学问。这让他疑惑,也让他茫然。他自感没有登堂入室,不明白这些哲学对于人类的发展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他自感浅薄的地方。他想,也许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不断的顿悟,可能会有所长进,会登堂入室。但是这登堂入室是快乐呢,还是会痛苦呢?这恐怕也要亲身去体认。不管怎样,慢慢来吧,也许这需要一个过程,只不知这个过程有点长。

这时,他只想学些功利性的学问,即是能够改造社会的学问,尽快使社会好起来,但是怎么算是好起来,他也是有点模糊的。当然,他出身底层,总是从底层角度去看问题,有时候也怀疑自己的看法,这种怀疑便是反思的前奏,他从来就有“反骨”,对正统从来是首先怀疑一番,不会立即接受。这种叛逆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大家都信的东西,在他父亲那里,便要怀疑一番,虽然他父亲没有多少文化,这是他从小从父亲那里学来的。那时候处于贫困之中,可是他在学校里学到和听到的都是“形势大好”,回家一说,父亲便说:“好什么?饭都吃不饱,有吃不饱饭的形势大好吗?”他顿时感到气馁。由此感到还是父亲说的有道理。那时候由于“闹革命”,农村连洋火(火柴)都买不到,生火做饭突然困难起来,没办法,只好又回到用火镰与火石摩擦生火的时代,他有时候放学回家做饭只好这样生火,好难啊!父亲轻声骂道:“这是什么世道?瞎胡闹的世道!”这些对他的影响很大,让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从反面去看问题,也许结论是完全相反的。他想,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去影响孩子,也要教会他思考,不能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要让他有自己的判断力。

可是,许多年来,他接受的教育却不是这样,不是让你思考,而是让你听话,甚至自己不需要有判断力,只要听话就行了。他自然不肯这样乖乖地听话,而是要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他学的哲学就是教人思考的,教人怀疑的,他感觉到了哲学的妙用,似乎是老子所谓“无用之大用”吧。

做事多思考,对佩轩来说,已经成了习惯。他们新乡地区在P大的几个老乡有时候来找他玩,有比他高一届的技术物理学系的毛奇磊,还有同届地质学系的蔡志云,以及数学系的荆国旺,等等,他们有时候组织活动,佩轩不是太想参加,但是也不好拒绝。一个周日的上午,荆国旺来找他,说一块去圆明园玩,佩轩想圆明园不大,也就一会就转完了,不耽误下午看书学习,就跟荆国旺一块去了,到了西门外,已经有十几个同学了,不止是新乡地区的,还有郑州的,开封的,安阳的,有人说还要等几个女同学来。果然,一会就来了几个女同学,这些女同学一个个气质高雅,开朗大方,而佩轩反而扭扭捏捏,不敢与女同学接触。到了圆明园,他们逛了一大圈,有人提议跳舞,而佩轩根本不会跳舞,所以躲到一边去,漫不经心地看别人跳舞,他看到有人跳舞像是出汗的样子,就去买了几瓶汽水,很快几瓶汽水就被喝得只剩了一瓶,他就又去买了几瓶,他数数人,按人头买,每人一瓶。一瓶汽水退瓶之后一毛五,他花了三块多,虽然花的不少,他也没在乎。他想,至少也要一人一瓶啊,既然买了,就不能显得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