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波三折(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恪听到李泰的提问心中鄙视了一番: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草原多大的利益呀!全特么的是没本的买卖!小部落现在都在瑟瑟发抖,生怕惹到唐军招来杀身灭族之祸,还不如长安好!长安是好,但草原挣钱呀!但想归想嘴上还是回答道:“青雀呀!草原你没去过,虽然那里冷了些,有些吃苦,但那里有数不清的财富,所以他们才如此争夺。”
李泰听后吃惊道:“真的吗二哥?那你当时去草原弄了多少回来?”
“那时不一样到处都在打仗,现在咱们赢了那里和平了,才会有财富出现。”
“就像长安一样?”
“对!就是没有太多的房子。”
“那我就不去了,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长安好!”
李恪笑了笑没有回答,心道:鬼知道你现在想什么,想套我的话你还是再长大点吧!李恪心里正编排着李泰,朝堂之上吵闹声愈演愈烈,突然兵部尚书侯君集大喝一声:“都住口!此乃朝堂,诸位如此喧哗,将陛下放在何处!”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李世民看向侯君集,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侯君集向前一步躬身,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阴山草原如今虽已平定,英国公也镇守近一年之久,宵小之辈目前应已震慑,但李绩之能留守一方实乃屈才,臣恳请陛下恩准,让臣前往阴山驻守,等待时机平定……”
李世民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心中想起了当初在宫中他们向李恪求购棉衣之事,高昌!这个地方必须拿下!目前知道此事的也就房杜,长孙,李靖和侯君集了,李靖肯定不能再去了,长孙无忌任尚书省仆射去着也费劲,看来只有侯君集才能当此大任,但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于是很克制的打断了侯君集的话道:“侯爱卿,阴山苦寒,此去并非易事,你为何有此想法?”
侯君集一听李世民不愿提及高昌之事,估计是不能明着来,于是便换了个说法拱手回道:“陛下,阴山乃是大唐边疆要地,水草丰美,若能好好经营,既可防范外敌,又可发展畜牧贸易,于国于民大有裨益。臣愿为陛下分忧,为大唐稳固这一方土地。”
长孙无忌一眼就看出来侯君集和李世民的想法,但这白叠子一事牵扯利益太大,而且这侯君集在蜀王那没弄到制絮之法,现在两注意打到高昌,这肯定不行,怎么也得争抢一番,于是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侯将军战功赫赫,文韬武略仅次于代国公,理应留在长安城辅佐陛下掌管兵部。且阴山偏远,冬日又寒冷无比,现又无战事,陈国公已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该是休养一段时间,已备不时之需,况且来回调兵遣将诸多不便,还望陛下三思!”
嘿!你个长孙老贼,知道自己去不了,也不肯让老子去,你这是损人不利己呀!为了弹絮之法怎么也得和你拼一回,想到这侯君集坚定地说道:“臣在军中多年,熟知兵法,但在长安待久了怕是无法适应军中战事,臣定能克服种种困难,还望陛下成全。”
他们二人想的是什么李世民心知肚明,但也不好意思在朝堂之上点破,于是李世民假装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侯爱卿忠心可嘉,此事倒也是不急,朕需斟酌一二,上元节过后咱君臣再议。”
长孙无忌心中得意拱手退回,侯君集心里万般不愿听李世民如此一说也只得退下,暗下决心一定要说服李世民,自己一定要替换李绩。
此事落幕后,基本上就是再歌功颂德一番,会餐放假了,就在众臣等待李世民发话之时,一个大家最不想听到的声音开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