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与百团大战(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夕大火发生于1938年11月13日,而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从1938年11月13日到1939年9月,中间间隔了足足十个月的时间。

虽然从客观上来说,文夕大火摧毁长沙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军迅速进攻长沙的欲望。

但如此之长的时间间隔,仍然可以成为国民政府人为犯罪的明证。

大火之后,国民政府也自知造成了严重灾难,为推卸罪责,平息民愤,一面拨款收容救济灾民,一面查处肇事者。

1938年11月20日,在大火发生仅七天后,便将指挥纵火的长沙警备司令酆悌、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三人枪决。

此后的1939年9月,日军为打击中国的战争潜力,将湖南这处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为战时中方粮食、物资和兵员供应重地的省份占领,随即发动十余万大军向长沙进攻。

与此同时,在1939年9月1日的欧洲,德国突然发动闪电战入侵了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一重大事件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

欧洲战场的爆发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逐渐形成,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得到了更多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因为中国的坚决抗战拖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使其无法全力配合盟友德国在欧洲战场的作战,也无法顺利实施北进苏联或南进东南亚的战略。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美国、英国等国开始向中国提供更多的经济、武器和军事顾问等援助,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

不过除了部分援助是无偿的,大部分进口物资和武器还是要花重金或贷款的。

而为了获得更多援助,以及提振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中国也急需在对日作战中取得一场大胜。

为此国民政府方面也精心部署此次对日防御作战。

以当时第九战区可使用的四十七个师为基础,调动其中三十二个师和三个挺进纵队参加会战。

第二十集团军守备长江右岸及洞庭湖北岸、西岸。

第十五集团军以第五十二军主力守备新墙河阵地。

第二十七集团军驻防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等。

9月18日,日军在湘北正式发动攻势,至9月23日,突破中国军队的新墙河防线,继续向汨罗江防线进攻。

在鄂南和赣北方向,日军也同时发起进攻,试图对中国军队形成包围之势。

中国军队采用了比较灵活的作战方针,依托山川河流等有利地形逐次抵抗,创造优势条件消耗日军实力。

9月27日,薛岳调整部署,集中主力于长沙周围地区,准备与日军决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