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解放战争背景(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比美国与国民党之间的联系发生地更早一些。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由于其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苏俄和共产国际所倡导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念相契合。
苏联便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重要力量,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期望这支力量能在中国为其创造利益。
因此开始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不过这一时期的支撑并不多。
当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武装斗争对抗反革命政府时,也就是红军时期,苏联便对中国红军进行了物资援助。
但由于地理距离较远、国民党的封锁等因素,物资援助很难直接到达红军手中。
而且当时苏联的战略重点主要在欧洲和其周边地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给予援助不是其优先考虑的事务。
所以这时的援助依然较少,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共产国际曾设法通过秘密渠道为红军提供少量物资,如电台设备等,用于通讯联络。
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日本侵略者势力的扩张影响到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与稳定,这为苏联援华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
苏联向中国提供的第一批飞机和军火物资陆续运到中国,但这里指的中国还包括了国民党。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援助辗转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因为当时主要正面对抗日本的,依然是占据大量领土与势力的国民党。
而到了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争夺中国的最后阶段时,按理与中国共产党同一阵线的苏联,反倒不支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启全面战争。
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本质,始终都是利益。
哪怕此前苏联援助中国共产党,也并非完全出自共产主义联合无私援助,从始至终所有国家的一切行事动机都与利益紧密联合。
而之所以不支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爆发全面战争,是因为当时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
苏联担心全力支持中共统一全中国会引发与美国的直接冲突,进而导致新的世界大战。
而且全面援助中共,也对刚刚经历二战遭受严重打击的苏联来说代价太大。
其最希望的,还是中共能与国民党保持对峙现状,如此苏联便能以最低的成本,保护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既得利益,如在旅顺、大连的权益以及中东铁路的权益等。
在这种敌方拥有世界最强国全面援助,己方却没有援助,而且己方本身武器装备与掌握的资源兵力就远远不如敌方,可见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情况极为严峻艰难。
不过对比起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多次走到覆灭地步的极端苦难来说,如今这样的困难似乎又远胜曾经,甚至换种角度来说掌握的条件可谓非常可观。
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群众依靠群众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一段飞速的发展时期。
分别建立了在华北的晋察冀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