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决战(一)(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古至今杀逃立威始终都是军法必要,我等却是愚笨,亦或是明知而不为,人心才是一切!

就像后世子孙们所唱的那首国歌一样,以磐石筑长城,终究会被攻破,以人心筑长城才是坚不可破!”

“试问何谓人心?”

“人心即粮食,即土地,是朝廷真正将百姓当做子民,是子民真正将朝廷当做父母。”

“如何施为?”

“土地革命,阶级革命,革了一切危害国家、危害天下百姓的命,今朝上苍通古今、开民智,使天下人从未像今天一样尽皆通晓大义,团结一体,若是朝廷不自己动手撇去私心利欲革了自己的命,那不久的将来天下人也必定会站在朝廷的尸骸上重建一个全新的人民政权!”

“虽是大势所趋,但也绝不能冒失行事,惹得天下徒增动乱。

一定要先将国体、兵权、制度仔细议定好。

上苍还未仔细讲到后世新中国的各项制度,民主究竟是怎么个民主法,不妨再多等一等,免得到时候走了弯路误了天下。

放权容易,可若是出了岔子,再想将大权收回来澄清玉宇可就难了。”

这段对话没有明确哪个朝代哪个时空,但其主旨内容又都是每个受后世中国解放历程影响都会做出的思考与抉择。

最终各个时空做出什么抉择,走向什么方向不得而知,但同时又充满无限可能……

【中国共产党想要获得全国的胜利,就不能只停留在区域进攻上,尤其在解放战争拖不得的战略下,主动创造优势条件寻求大决战便是必须的。

哪怕在敌人仍有抵抗决心和强大火力的情况下注定会付出巨大代价,也只有如此,才能尽快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迅速夺取全国。

而当下哪里既是解放军占据优势条件,敌军又一定会不计代价地投入有生力量进行决战的战场?只有东北。

因为只有东北是解放军力量最集中,敌军势力最薄弱的地方,尤其在民主联军进行三次大攻势,压迫地国民党在东北只剩下沈阳、长春、锦州这三座重要却互相孤立的重镇。

但问题是,怎么打?

当时国民党在东北三座重镇的位置排列是,长春最靠北,沈阳居中,锦州位处东北西南,三座重镇的态势以一条斜直的线彼此相隔平均三百多公里左右。

作为解放军东北战场主帅的林彪态度是,从北向南压着打,先打长春,再打沈阳,一路南下循序渐进吃掉锦州。

但毛泽东的建议是,搁置长春、沈阳先打锦州,夺取锦州后便可断绝长春、沈阳与国民党在华北的联系和陆上支援。

届时屯聚长春、沈阳的五十五万国民党军就只能坐以待毙,最后关门打狗一举占领整个东北,绝境之下也是敌军心理防线崩塌最重要打也最容易招降的。

除了攻打锦州时解放军注定要面临的巨大压力外,这种打法也是整体代价最小的。

可是在两种不同的战略决策上,主席与林彪罕见出现了争议。

按林彪的打法,集结主力攻打长春后,国民党军一定会边打边跑,搞不好五十五万国军能跑掉一大半。

虽然从结果上也可以稳步夺取三座重镇,可与消灭敌军大量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明显相背,也会浪费了这一次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区域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