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胜利的旗帜永远鲜红(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民党军西进兵团,不论是西进攻打锦州,还是从南撤至营口从海上脱离包围,黑山都是其必经之地,而这也是解放军必守之地。
但是负责这场黑山阻击战的解放军仅有四万八千余人,而敌西进兵团却有足足十七万之巨,兵力差距达到三至四倍。
可占据碾压般兵力的国军,就是被硬生生阻挡在黑山三天三夜。
这三天三夜的阻击战打得可谓昏天暗地,国军的火炮接连不断地打到炮管发烫发红,激荡起的滚滚销烟来不及沉下来又再扬起,遮天蔽日好似天无日光,分辨不清昼夜。
就是在敌军如此猛烈、如此不计弹药消耗的疯狂火力下,解放军如同一道钢铁壁垒般屹立在那里,阻挡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不得寸进。
最终东野第十纵队为主的参战部队,以伤亡四千一百余人的代价,歼敌八千余人。
自知已无法攻破黑山防御,且即将面临被解放军大军围歼的国军西进兵团,于第三日当晚立即决定趁着夜色掩护向营口撤退,再从营口乘船出海逃离东北战场。
而解放军之所以要坚决打这场辽沈大决战,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凭借在东北的局部优势尽可能地歼灭敌军精锐有生力量,为之后的南下迅速解放全中国打下基础。
收网的时刻到了,能否达成战略目的一举吞掉这十七万人,就看解放军们能不能以两条腿的急行军、强行军,赶在有机械化加持的敌西进兵团之前形成合围。
为了完成此次对敌军的合围,解放军战士们要跑得比敌军的汽车还要快。
有些纵队甚至在一天两夜里跑出了二百五十里地,平均一昼夜就是一百六十里,这早已远远超出了强行军日行一百里的要求。
许多战士们几乎是连觉都不睡,一刻不停歇地跑到抽筋吐血,仍然在坚持前进。
在强行军的过程中,解放军战士们可是还得随时随地都要做好对敌人进行追击和遭遇战的准备。
这样的强度几乎超越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
在争分夺秒进行合围的过程中,国军遭遇解放军南下营口的先头部队重炮阻击,这让国军误以为遇到东北野战军主力,也因此判断营口之路已被截断,遂放弃了向营口撤退的计划,转而临时决定掉头向东撤往沈阳。
十数万大军突然由南向东转向,这招出其不意确实打乱了解放军既定的战略部署,但就整体局势而言敌军并没有脱离被围的处境,反而因为突然的折转导致他们的几个军与解放军的几个纵队撞在了一起,纵横交错,整个辽西战场乱成了一锅粥。
但这样的情况却明显有利于解放军。
在以往战争领域理论中,军队是一定要聚在一起的,脱离建制管控的离散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一遇不利情况很容易出现溃逃。
哪怕这样的军队实际上还有数万人存活,也会直接默认他们的战斗力归零,在重新集结他们之前,作战指挥中都将不再考虑用他们发挥作用。
但是解放军的存在却完全超出了这种常规的战争理论。
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组织协调性,哪怕是全军化整为零到以班排为作战单位,没有电台作为指挥联系,也仍然能在大的战略目标下,各自发挥作用坚决战斗到底。
但国民党的军队就很难做到如此,尤其是在劣势极为明显,即将被解放军围歼的情况下,人人自保才是他们每个人默默考虑的事。
所以对解放军来说,乱不怕,越乱越好,分割地越细越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