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以不得第为荣②(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以不得第为耻的思想。一直以来,在知识分子和官僚圈子中,"登第"都被视为最高的成就和最大的荣耀。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各种考试升迁,"及第"都是衡量一个人成就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很多人难免会把"不及第"等同于"失败",认为自己"不及人"。这种观念给一些人的心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甚至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然而,着名思想家王阳明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这句话道出了他对成就的独特理解。他认为,不应该把"不得第"等同于失败,反而应该以"不得第"为荣。因为"不得第"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毫无成就,恰恰相反,它可能意味着一个人正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正在不懈努力去超越自己。
这种观点,实际上揭示了王阳明对成就的一种全新理解。他认为,真正的成就不在于是否荣登第一,而在于一个人内在的进取心和不懈追求的精神。一个人即使没有考中第一,但只要他在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那就已经是一种成就。相反,有些人虽然考中了第一,但内心缺乏真挚的学习热忱和自我完善的动力,反而算不上真正的成就。这就是王阳明所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的深层含义。
追求卓越与成就的内在动力。我们所看重的成就,往往更多地源自外在的标准和他人的评判。比如考试中能否考到高分,能否受到他人的赞扬和认可。但是,王阳明却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就应该源自内心的追求和自我超越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取得一些头衔或者好的成绩,而缺乏内心深沉的学习热忱和自我完善的欲望,那么他所取得的成就也难称是真正的成就。因为这种成就只是出于对外部评判的追求,而非内在的价值追求。
相反,一个人如果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赫的成就,但他内心却充满了对知识和自我提升的热忱,不断努力超越自我,这种人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正是这种内在的进取心和自我追求,才是人生成就最根本的动力所在。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不以不得第为耻"并不意味着可以安于现状、放弃追求,恰恰相反,它意味着要把目光从表面的成绩上转移到内心真挚的学习热忱和自我完善的动力上来。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走向成就之路,实现内心的价值追求。
以进取心为荣的修养与境界。王阳明不仅颠覆了对成就的传统理解,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修养境界。他认为,真正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在的进取心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一个人如果仅仅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缺乏不断进取的动力,那么他的精神境界也就很难超脱。相反,如果一个人时刻保持着对知识、对事业、对人生的渴求,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努力突破自我,那才是一种真正值得尊重和羡慕的境界。
这种以进取心为荣的修养,不仅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体现在待人处事的方式上。一个真正具有进取心的人,往往也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们不会因为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们会将挫折视为前进的动力,将失败视为成功的养分,继续坚持不懈地奋斗。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别人尊重和羡慕的品质。
可以说,王阳明所倡导的"以不得第为荣"的思想,实际上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成就观和人生修养。它要求我们把目光从外在的成就转移到内在的进取心上,把骄傲的对象从表面的荣誉转移到内在的品格修养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应有的尊重。
善于发现和肯定自己的价值。王阳明的"不以不得第为耻"的思想,还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认识到,许多人之所以会把"不得第"等同于"失败",根源在于他们缺乏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
这种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的人,常常会过于执着于他人的评判和社会的标准。他们总是试图通过取得外在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殊不知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善于发现和肯定自己内在的品格和品质,那么他就不会过于执着于外在的成就,也不会因为"不得第"而感到自卑和羞愧。
王阳明所说的"不以不得第为耻"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内在的成就。即使没有取得显赫的外在成就,但只要一个人保持住勇于进取、不断完善的精神品质,那就已经是一种成就了。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受到外界的认可,也应该对自己的内在品质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王阳明的思想不仅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成就观,而且要求我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只有当我们善于发现和肯定自己的内在价值时,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成就之路,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