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白藤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所谓社学,是同知行学堂并行的另一套系统,只教授语言文字,传播大明风俗文化,也就是说社学只针对土着而非大明移民。

但社学的推行是否顺畅取决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土着群体普遍落后,族群被分割,生存在以汉语言为主的社会环境下。

如爪哇、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这样的人口稠密区就难了,环境不允许,兴办社学也无法改变当地的语言体系。

这就不能一把抓了,需要慢慢摸索。

朱老七乐观估计,有生之年能令大明官话成为南洋通行语言,各国人士来主动求学,也就极为了不起了。

没有机会求学的恨国党也不能闲着,朱老七命陶春带几个安南老秀才去靖安县招安。

他郑氏不是胡乱封官,企图阻止地盘被大明占下么,那朱常瀛就更进一步,不但封官还要给封赏,米面油盐锅碗瓢盆,如果率军从征则另有封赏。

话说在中越交界的这片大山中,占据主体的不是北方的汉人也不是南方的越人,而是僮苗瑶侗。

也不是他们天生喜欢钻山沟,都是被挤压的啊。

自秦以来,中原王朝就不断南迁搞圈地运动,自然占据的都是好地界,不说旁人,便太祖爷广设卫所军屯,这个过程怎么可能是一片祥和呢。

大明开国至今,云贵两广大小民变两百余起,云贵至今还有苗乱。

改土归流,谈何容易。

安南也是如此,主体越族占据红河三角洲,其他族群则不得不向山中迁徙,其斗争之激烈也是可以想象的。

这个相互纠缠的过程不是很长,以千年来计,也就山中人分散定居,又大多没有文字传承,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不然这部血泪史记载下来,那决计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了。

话分两头,人类为了生存,谁又能说清楚对错呢。

软弱的族群早就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祭品,而那些山中的奴隶主难道能比地主老爷对待百姓更好么?

好吧,只是一时感慨,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大寿,你与这些人同去,我怕他们文邹邹的办不成事。告诉山中人,效忠于我,权势地位财富都不是问题。你知道的,孤从来不欠饷也从不亏待有功之人。”

跟着瀛州军混了这么久,岑大寿的土军早就鸟枪换炮了。

草鞋变为军靴,补丁衣裤更换为正规军装,盔甲也不是五花八门而是有了统一制式,外表来看,其实同瀛州军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这厮还算老实肯干,而朱老七也不是小气的人,只是一个原则没有改变,土军也好正规军也罢,都要排着队去银行领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