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江南地区的肥沃土地更是稀世珍宝(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岩于是依言坐下,而李颂筠则简洁明了地向他们传达了新的安排。根据规定,这个庄园此刻已正式售予李颂筠,然而新一季的水稻尚未成熟,因此,这一季的收成所产生的粮食,自然不再属于原来的主人。
林岩对此表示关切,询问这一季的粮食将如何进行分配,是否仍然按照旧有的历法进行。过去,佃农与主人之间的收成分配通常采取五五分成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颇为常见,被认为是相对公平的。然而,仍有部分不讲道义的主人会全数收取租金。
李颂筠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这种分配方式尚属恰当。然而,由于每一季的收成都有所限制,无论是佃农抑或主人都无法获得过多的份额。因此,这些佃农的生活境况并不如意,每年辛勤劳动,仅能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
"这一季的粮食初时依旧按照既定的旧历法进行分配。但自即日起,我将会派遣专人送来即将种植的作物种子,各位不应自行决定种植什么品种。"
现如今,诸如水稻、小麦等常见农作物的产量已显得过低,如果继续以这类作物为主种,那么每年的收成就注定相当有限。为了改善状况,我们需要更换其他种类的作物进行种植,即使仍需种植水稻,也应选择自家培育的优良稻种。因为自家稻种的产量相较于普通稻种可提高约三倍之多。
然而,关于选种和播种的事宜,仍然需要我们亲自进行操作。尽管此次涉及的是常规稻谷的培育,并不存在过多复杂的育种难题,但每年仍需认真挑选出优质的稻穗作为下一季的种子。若无此环节,数年后,稻种的高产性能将逐渐丧失,最终沦为普通的稻种。
“那么,请问小姐您希望我们种植何种农作物呢?”林岩略显不安地望向李颂筠。在过去,人们普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便是小麦与水稻,此外还有诸如小米、荞麦、高粱等多种选择。然而历经多年的耕作实践,大众普遍认为小麦和水稻更为适宜,口感优良且产量稳定。
鉴于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因此种植水稻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林大爷请放心,无论我要求你们种植哪种作物,你们的生活质量都必将得到显着提升。我提供给你们的种子,其产量必定远超以往。”
“这……我们大家通常只种植水稻和小麦啊!如果更换农作物种类,恐怕我们无法保证能否成功种植。”林岩依然心存疑虑。许多人习惯于安逸的生活状态,或对未知的事物怀有恐惧心理,因此他们往往不愿轻易做出改变。毕竟,改变后所带来的未知因素可能令人畏惧。
倘若固守现状,那么生活将只会在原地踏步,谁又能预知改变后的未来究竟如何呢?若果真有所改善,自然是极好的;然而,如果情况恶化,那无疑是所有人都不愿去冒险尝试的。
“关于这一点,您尽可以安心,或许您对这位李姑娘并不了解。”石牙侩笑容满面地向林岩解释道,“李姑娘所拥有的作物种子,皆为上品,许多人都渴望得到它们。至少,这些种子的产量将会是您们平时种植的作物的数倍之多。”
自番薯的广泛传播以来,李颂筠的名声在南白县逐渐响亮起来。众人皆知,她手中握有新颖且高产的作物。加之李颂筠家中开设的杂货铺,主要销售粉条,使得整个县城中的人们对其也是渐生好感。
“难道说,小姐便是最早种植番薯的那个人吗?”林岩突然惊喜万分地看向李颂筠。
“原来林老爷子早就在此听闻过有关番薯之事了?”李颂筠颇感意外。路途中似乎从未见过番薯踪影,这便意味着此处尚未有人进行番薯种植。而且据她所知,桂花村正是率先引进并开始种植番薯的地方,而三石镇及其周围地区也是逐渐推广开来的。可此地与三石镇间尚有相当距离。
"没错,番薯之事在各地流传迅速,我们这里也有所耳闻。只是尚未有机缘亲眼目睹番薯之貌。”林岩满怀感慨地道出此言。
“若想见识番薯并非难事。如诸位有心种植此类作物,待来年之时,我会命人将番薯秧子送至此处。”庄园内,番薯育苗之地始终保持原样。番薯秧子收割后,只需精心照料,新芽便会迅速生长。
即使暂未曾进行番薯种植,亦可保留番薯秧子以供食用。品香阁亦供应鲜嫩的番薯秧子,李颂筠更教授庄园众人如何利用番薯秧子制作腌渍小菜,众人皆对此赞不绝口。
“原来真是小姐亲自莅临!”林岩望向李颂筠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仰与欣喜,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
“正是在下,只要诸位尽心尽力跟随于我,定然无需担忧衣食住行。如此一来,林老爷誓必深信我所言不假矣。”李颂筠笑着回应道。
“确实,确实,岂敢不信服呢!”林岩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既如此,我尚有事务需处理,今日便到此为止,待日后有暇再来探访。”李颂筠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