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以乱军来练兵(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在打真定府或者太原府之前,所有的战斗都是给御营大军练手的。
……
御营大军26个统制部合计六万大军从十月初一开始出京畿地,十月初七至卫州,十月十二至滑州,十月十六至相州,一路势如破竹。
这里是岳飞的老家,众人都知道岳统制是摄政王嫡系,他与辛奇道两人各自领着五千兵,是诸统制官中领兵人数最多的,更是被视为御营中军。
不过军事在前,岳飞却也没时间好好在家里待一段时间了,他也志不在此。
倒是赵恒是个好奇的,特意去见了一下那在史书上留名的岳母。
还逗了一会儿今年才七岁的岳云,并且留下了几本书给他,让这小子正经的拜了师,算是收了第一个正式的徒弟。
这可是未来的赢官人,打仗从来没输过,要是成长起来,恐怕不一定比他爹差。
回来后,就命人赶制了一面大旗,上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来作为御营大军的帅旗。
话说,这年头旗帜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而身为大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历代皇帝是有自己的专属大旗的。
名为金吾纛旓,是一种下面坠着三条尾巴的圆形华盖样式。
赵恒又不称帝,是不适合用三尾龙纛的,他也没自己的帅旗。宗相公倒是有自己的专门的旗帜,上面只绣了一个“宗”字。
然后赵恒就把那面“精忠报国”的大纛给了宗相公,让他以此为帅旗,并说日后御营大军出战,这便是出征主将的将纛。
没错,御营大军的主将并不是赵恒,而是宗相公,赵恒只是一个监军,他也干不来主将的活儿。
宗相公对于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倒是没什么意见,摄政王用这四个字作为御营大军的帅旗,也算是一种勉励了,自无不可。
小小插曲,不值一提,到了十月二十四号,大军光复澧州,斩杀了盘踞澧州的河北乱兵首领,有着“一窝蜂”之称的张遇。
这厮是个穷凶极恶之辈,是那种在乱世中仗着武力横行无忌的典型反派代表。
他在澧州是怎么征兵的呢?让两个老百姓拿着刀互相砍,活下来的那个就能从军!
用着这个方法,他足足汇聚了两万兵!
不过说是兵,其实大部分都只是敢杀人的流民,连件像样的装备都没有。
不过其核心精锐有着将近六千人却颇有规制,乃至于普遍装备皮甲,甚至于也有相当数量的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