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马什么梅?(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近江,高岛郡。
京极高政从新庄城上岸之后并没有直接回长法寺馆,而是一路向东来到了高岛郡东北部的山崎山。
此前京极高政下令在此处修建一座城砦,用以扼守高岛郡通往浅井郡的山道,防备浅井家的攻击。不过随后便发生了六角家攻打浅井家的事情,所以浅井家短时间内自然是无法出兵高岛郡了。
从山崎山南部走上山道,饶了一圈之后京极高政一行来到了山崎山的北面,这里便是筑城之地。
一抬头,京极高政便看到了山崎山北麓已经有一座城砦的主体框架了。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土包,走近了看却是新城的土垒(lei)。
事实上,战国时代前期的城池,基本上是不存在“石垣”这种说法的。一般的城池墙体都是用土夯实,称之为“垒”(垒通垒字)。
这便是城墙的主体,而为了给城墙加高和增加防御力,筑城者会在垒上竖立一排木桩,并将木桩连接起来,称之为“栅”。
栅的构造一般是每根木桩之间有四根横木和五根立木。
光有栅还不够,因为栅虽然能够拦截企图爬墙的足轻,但是缺不利于防御,因为容易受到城外敌军弓箭手的攻击。
于是除了栅之外,还有一种称之为“塀”的防御措施。
塀是用土木混合修建的一排墙体,即是所谓的“狭间”。与塀上设置几个洞,能够使得守军通过这个洞来『射』击和投掷石块,达到阻扰敌军攀爬土垒的作用。
这才是这个时代城砦的城墙的正确体现方式。
使用石垣这种构造的城池是从十六世纪开始的,大规模出现则是在安土城修建之后。而战国时代前中期的城池绝大部分都是公元十三、十四、十五世纪的产物,所以根本不存在石垣这种说法。
来到新城之外,周围尚有数百名民夫正在忙碌。京极高政扫了一眼并没有发现笠原清纲的身影,于是便随手拉过一名低着头打着木桩的民夫,“普请奉行何在?”
“什么奉行?”被京极高政拽着的民夫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普请奉行!”
“普请什么?”
nmlgb!
啪!
京极高政上去就是一耳光,你以为老子再问马冬梅啊。
“吾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负责修筑城池的普请奉行在哪里!”
民夫这下子似乎听懂了,连忙拉开自己额前散『乱』的头发,拍了拍脸上的黑灰,『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说道“原来是主公来了,在下便是笠原又三郎啊!”
“又三郎?”
京极高政一愣,仔细看了看,眼前站着的果然就是笠原清纲,但这货怎么成这幅鬼样子了?
“你这是”
笠原清纲『揉』了『揉』有些生疼的脸颊,然后不好意思的说道“主公有所不知,民夫实在有些不够,为了加快筑城的进度,下到足轻上至在下,全都参与到筑城中来了。”
“没想到让主公见到在下如此狼狈之态,真是失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