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造文学,拒羌称奇(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说永初四年(110年),东汉沿海地区遭海盗袭击,太后邓绥派王宗、法雄等将领率兵前往山东海域讨伐海盗,连战皆捷,大破海贼,被斩首以及坠海溺死的海贼有数百人,余众皆逃遁。
由于秦始皇采取愚民政策,焚毁了大量诸子百家文献典籍,汉朝虽广泛从民间征集书籍,但直到西汉后期仍是“书颇散亡”的状况;王莽篡汉以来,更是“天下散乱,典文残落,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直到光武中兴,汉朝再度“采求阙文,补缀漏逸”。
在这样的状况下,太后邓绥白天勤理王政,晚上就诵读文献,发现了不少文字谬误。
同年,太后邓绥因发现五经传记的文字大多没有校订改正,于是召集五经博士许慎等人到洛阳东观校勘诸子百家文献典籍,同时让蔡伦监督主管此事。使得经书文本标准化,实现了对各经文本文字的校勘和统一,最终形成了东汉经文的标准读本——兰台漆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对五经文本的校勘,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校书运动,通过对散落的诸子百家文艺着作进行整理、校订,使得这些文献整齐脱误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弥补了秦朝焚书令对文化带来的创伤,同时使得经书文本标准化,实现了对各经文本文字的校勘和统一,对开启民智、振兴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观校勘中的许慎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字生。许慎,字叔重,豫州汝南郡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生性质朴厚重。
经学大师马融时常推崇敬重他,当时的人都说:“在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研究上没有人能超过许慎。”
许慎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曾为太尉南阁祭酒,后任五经博士、校书东观。许慎认为各家对《五经》的解说混乱而褒贬不一,于是作《五经异义》。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许慎被汝南的郡守选拔为郡功曹,协助郡守办理全郡的公务。由于他勤于政事,廉洁奉公,公元79年便被推举为孝廉之士。
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许慎被召入京城,升迁为太尉南阁祭酒。(一说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90年或96年)
汉和帝诏贾逵修理旧文,于是永元八年(公元96年),许慎从贾逵受学,广泛询问学识渊博通人,然后向贾逵考证,从而编写《说文解字》。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许慎完成《说文解字》草稿。
永初四年(110年),邓太后诏刘珍、马融与五经博士等到东观校书,许慎也参与到了此事,结识了马融,受到马融的推崇。在校书期间,许慎的知识涉猎更广,而且研究更加精深,当时,《说文解字》已经创作完成,为了令其更加完善,许慎一直都没有定稿,而是不断地将新的发现和收获补充进去。
邓太后还让中官近臣到东观受读经传,从而教授宫女。而许慎则担负起了教授小黄门孟生、李喜等人的职责。
自邓太后临朝执政后,邀请博学高才的才女班昭参与政事,又“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即赐予班昭金印紫绶,使之位同丞相。
邓太后专门设立了女官,以鼓励广大女性参政。据《后汉书》:“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
“毁誉”意为毁损与赞誉,即对政事的褒贬评析。邓太后专为婢女们设立了“中大人”之职,以激励她们参与政事。这是史上最早的具有参政职能的女官,选拔标准是能对政事进行褒贬评析、年长资深且德高望重。对于年轻有为的也可破格提拔为中大人,如邓康家的婢女。邓太后创办永初学宫为宫女提供教育,提高了她们的文化水平,致使宫女们达到了“多能有所毁誉”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一个积极参政的女官群体。
从永初四年(110年)开始,东汉连续六年发生蝗灾。
同年九月,太后邓绥的母亲新野君患病,邓太后亲自前往看望照顾母亲,连日留侍,未见还宫,三公上表固请,方才返驾。汉安帝刘祜此时已经十七岁,邓太后仍然还没有还政于皇帝?既而新野君病情加剧去世,邓太后再去送终临丧,极尽悲哀,棺殓时给用长公主赤线,特赠东园秘器,玉衣绣衾,东园秘器。使司空张敏持节护丧,葬仪比同清河王临终遗制,谥曰敬君。又赐布三万匹,钱三千万。邓骘等人卸任回乡守孝,并乞退位守制,还居里第。邓太后尚未肯许,询问诸臣以及曹大家班昭,班昭因而上疏复陈道: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只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旨远矣。今国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陲未靖,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诚,自知言不足采,聊以示虫蚁之赤心,伏冀鉴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