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zǎ”裤子与食物长“布”(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翻译过来就是:扱衽,就是把长袍的前襟插在腰带。大概亲人刚死,孝子们在灵前哭嚎跪拜时,长长的衣襟是个妨碍,因此把它扱起来。
《文选·李康 〈运命论〉》: “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李善注引 《尔雅》: “扱衽曰撷。” “扱衽”即把衣襟捆扎在腰上。
明·李实《蜀语》: “敛衣曰扱○扱音札。”札音zá。这应该是《四川方言词源》zá音的出处。
李实为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他的记载是比较权威的。所以“上衣扎进裤子”的“扎”,当为“扱”字无误。
上面的zǎo音,暂时未查到出处,可能是四川一些地区zá音发生语流音变后的方言音。
我地广汉方言发音zǎ,同样应该是zá音发生了语流音变。
【第二节】?馒头长“布”了,“布”的本字咋写的?原来是“醭”字
小时候,通常是夏天,因为温度高,四川盆地湿度也大,过去条件所限农村也没有好的存储条件,一些食物比如馒头就会长出白色的长毛。这时候大人就会告诉小孩:“馒头长布[音]了,吃不得了哈!”
笔者家乡在川西坝子北部地区,过去听到的发音就是[布]音。
过去识字的人少,有这个说法的时候,没几个会写。如今储存条件好了,年轻人识字率虽然高了,食物很少长“布”了,所以会写这个字的也不多,所以其实这个字还是算一个生僻字。
这个“布”字的本字就是“醭”字。
醭,普通话拼音(bú),本义指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四川方言发音(bù),同布音。词义扩展为酒、醋及他物因腐败或受潮后表面所生的白霉。
《康熙字典》记载
《广韵》《集韵》普木切《正韵》普卜切,音攴。《广韵》醋生白醭。《集韵》酒上白。
又《五音集韵》博木切,音卜。义同。
综上:“馒头长布了”,“布”字的本字,就是“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