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袁谭的决定(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哈哈哈哈,卫将军过于忧虑了,刘敬大量军队已为司空所阻,双方交战数月,已是对峙之局,刘敬兵力亦是不足,就算北上青州,亦不会超过五千之数,卫将军手里有上万大军,又何必担心呢?”
“另外,青州北海,亦有吴敦驻军数千,就算刘敬大军北上,亦是先攻打他,卫将军大可放心。卫将军兵进青州,至少比现在滞留在黎阳有利,想必卫将军明白这点。”
董昭这番话,让袁谭陷入沉思,想来他心动了。
董昭趁热打铁,接着说:“若卫将军继续驻军黎阳,一则难免与袁尚发生冲突,二则幽州袁熙态度不明,但他多半不会倾向于卫将军,三则,司空在兖州亦有驻军,亦防范卫将军。卫将军三面受敌,恐怕难以长久坚持,日后会越来越困难。”
“进入青州就不一样了,卫将军远离了袁尚、袁熙的地盘,大战自然避免,兖州方向,司空也不会攻你。若刘敬来伐,你便保全青州,若不来伐,你在青州亦安稳,若有机会,你甚至还可以南下琅琊。所以,卫将军驻青州,对卫将军与司空而言,乃是均有好处。”
董昭这番话道理上和之前的话倒也无异,但条理更清晰些,袁谭果然有些心动了。
“使者此话倒是有理,只是,此事太重大,我不得不考虑一下。”
董昭微微笑了笑:“那是自然,我奉命来传旨意,旨意已传到,就先向卫将军告辞了。”
“怎么,使者为何不多待些时日?”袁谭觉得奇怪,这重昭竟不等他的答复。
“哈哈哈哈,我此来只为传达旨意,非有其他目的,卫将军谅解。”董昭话已说完,决策看袁谭,他嘴上不说,实则是故作大方,让袁谭不会怀疑他的用心。
董昭走后,袁谭把郭图、辛评两人叫来,说曹操让他兵进青州之事,询问两人的意见。
郭图有了意见:“卫将军据平原及魏郡各县,钱粮上确实不如邺城,但当初卫将军本可继承大将军之位,皆因审配从中作梗,我军攻邺城,乃为夺回卫将军当初应得之位,亦是名正言顺,若退兵进入青州,倒是相安无事了,但卫将军岂不等于放弃了冀州基业吗?此为其一。”
“青州长年交战,颇为贫瘠,占之无益,曹操乃狡诈之辈,让青州不过是引卫将军之兵,去防刘敬北上,卫将军与那刘敬本无矛盾,为何必为曹操与之交战?要退兵,也该往渤海方向退,那是前大将军的根基,正好合适。”
辛评也自有一套说法:“我认为可行,今我军与袁尚数次交战,兵困马乏,无以为继,大军急需休整,不宜再战,暂时退兵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对我军有利。至于退哪,就有待商榷了。”
“卫将军与袁尚交战将近一年,二公子的态度模棱两可,若退兵到渤海,一则渤海靠近幽州,难免使二公子心生忌惮,与我军为敌,不如退兵至青州齐国一带,以黄河为防线,防范袁尚来袭,可保无忧。”
“另外,驻军北海的吴敦等人,其兵力少,又是曹操的人,必会受命不与我军为敌。至于刘敬,我军可驻齐国一带,与之毫无相干,他大军真北入青州时,也暂时威胁不到我们,我军更无须与之交战。若威胁到我军,届时我军再伺机而动,如此一来,我军大安。”
袁谭想了一下,郭图和辛评的说法各有优劣,他一时难以决断。
不过,经过几天思考后,袁谭终是做出了决定,采纳了辛评的意见,准备兵进青州,驻军于齐国一带。他的想法倒简单,先进入青州占据地盘再说,与谁交战,那也是由自己说了算。
……
徐州下邳国下邳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