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晓峰遇困母病沉,向阳村情暖峰心(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十年代向阳春,晓峰遇困母病沉。

八方援手真情聚,共谱温情暖众心。

在这充满质朴气息的七十年代,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向阳村小学的每一个角落,校园里的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嫩绿的小芽,那嫩嫩的小草被微风轻轻吹动,仿佛给地面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绿毯。操场边的那棵老槐树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在风中摇曳生姿,像是在和教室里传出的孩子们那朗朗的读书声应和着,整个校园都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就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林晓峰正站在教室外的老槐树下,看着教室里认真听讲的孩子们,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那时的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衣裳,袖口和领口都打着补丁,却也透着一股干净利落劲儿。

这时,邮递员骑着那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一路叮铃铃地匆匆赶来,捎来了一个让他心急如焚的口信——母亲得病了。那一瞬间,林晓峰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刚刚还满是笑意的脸上瞬间被担忧填满,心里像是被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了下去。

他努力稳了稳心神,可声音还是控制不住地有些发颤,和不远处同样穿着朴素的张悦说道:“悦悦,邮递员说我妈得病了,我得赶紧回去看看啊。”张悦一听,心里也跟着着急起来,连忙说:“那我和你一起回去。”林晓峰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仍望着教室里的孩子们,说道:“不用了,悦悦,学校里的孩子们还需要你呢,我自己回去就行,你帮我和其他老师说一声吧。”说完,他顾不上再多看这春日校园里的美景一眼,便火急火燎地往家赶去。

一路上,林晓峰脚步飞快,脚下的布鞋扬起些许尘土,额头上很快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满心都想着母亲的病情,春日的微风拂过脸颊,他也丝毫感觉不到那丝惬意了。等赶到家时,那是一间有些破旧的土坯房,林母正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毫无血色,身上盖着一床打着不少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子。见儿子回来了,她勉强扯出一丝笑容,虚弱地说道:“峰儿,你来了呀,妈这老毛病了,不碍事的,别耽误了学校的事儿啊。”

林晓峰眼眶泛红,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床边,紧紧握住母亲那粗糙且布满青筋的手,哽咽着说:“妈,您都病成这样了,还说啥耽误不耽误的呀,咱得赶紧去医院看看啊。”可家里的情况他心里清楚得很,在那个物资匮乏、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七十年代,本就不宽裕的家境,去医院看病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林晓峰心里发愁极了,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可他还是咬了咬牙,转身去找村里的邻居借了辆板车,又小心翼翼地把母亲扶上去,拉着板车就往镇上的卫生院赶去。

到了卫生院,那是几间略显简陋的平房,屋里的陈设简单又朴素。医生穿着白大褂,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先是仔细地给林母又是详细问诊又是一番全面检查,折腾了好一番后,皱着眉头对林晓峰说:“你母亲这病啊,得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得好好调养,可不能再拖了呀。”林晓峰赶忙点头,紧接着忐忑地问医生大概得花多少钱。一听那费用数目,他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感觉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可他还是咬着牙,语气坚定地说:“医生,您放心治吧,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把我妈治好的。”

就这样,林晓峰开始在卫生院悉心照料起母亲来。白日里,他守在母亲的病床前,时刻留意着点滴的进度,帮母亲擦拭身子、喂水喂饭,那时候的病房里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一切都靠他用心去照顾;夜晚,他就趴在床边稍微眯一会儿,只要母亲稍有动静,他便立刻惊醒。可如此一来,他根本没办法再回学校教学了,这让他心里既愧疚又无奈,毕竟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还等着他上课呢。

而向阳村小学的老师们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伸出了援手。张龙老师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装,把自己当月为数不多的工资拿出了一半,赶到卫生院交给林晓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晓峰,这钱你先拿着给阿姨治病,别着急还,孩子们那边有我们呢,你就安心照顾阿姨吧。”张月娟老师则穿着素色的碎花布衣裳,发动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大家你三毛我五毛地凑,好不容易为林母筹集了一笔善款,还特意跑到卫生院安慰林晓峰:“晓峰啊,困难只是暂时的,阿姨肯定会好起来的,咱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呢。”李大爷年纪大了,背有些驼,身上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的,他还是把自己家里养的鸡下的鸡蛋,一个一个仔细地用手绢包好,又拎了只老母鸡,交到林晓峰手上,说道:“晓峰,这些你给你妈补补身体,都是自家养的,新鲜着呢。”

在城里的陈宇呢,偶然间听说了林晓峰家的事儿,他心里虽然对之前的事儿还有些复杂的情绪,但想着毕竟都是向阳村的人,而且林晓峰这孩子也挺不容易的,便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了一部分,托人带给了林晓峰,还附了一封信,信是用那种老式的信纸写的,字迹工工整整,信里言辞恳切,说希望林母能早日康复,大家都是朋友,有难处互相帮衬着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