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葛屦中的冷暖人生(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魏国的一个偏僻山村里,生活着一位名叫阿纤的年轻女子。阿纤自幼父母双亡,家中贫寒,只能靠着给村里的富户浆洗衣物勉强维持生计。她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背着装满脏衣服的竹篓,到村边的溪流中清洗。

阿纤的手指因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溪水中而变得红肿粗糙,但她的面容却生得十分清秀。她性格温顺,心地善良,即使生活困苦,也从不抱怨。她身上穿着的,是自己亲手用葛藤编织而成的葛屦,虽然简陋,却也干净整洁。“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村中的老人们看到阿纤,常常会发出这样的叹息,既感慨她的勤劳,又怜惜她的孤苦。

村里有一位富户人家,家主名叫李老爷。李老爷家中田产众多,奴仆成群,但为人却极为吝啬苛刻。他的妻子李夫人更是刁钻泼辣,常常对家中的奴仆呼来喝去,稍有不顺心就打骂相加。

阿纤也在李老爷家承接洗衣的活计。每次去送洗好的衣物,她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李夫人。然而,李夫人却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不是嫌衣服洗得不够干净,就是说折叠得不够整齐。阿纤只能默默忍受,赔着笑脸,重新整理衣物。

有一次,李老爷家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需要清洗大量的衣物和被褥。阿纤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能按时完成,她连续几日几夜都未曾合眼。她的双手在冰冷的水中浸泡得太久,已经麻木疼痛,但她依然咬牙坚持着。

终于,在宴会前一天,阿纤将所有的衣物和被褥都清洗干净并送了过去。李夫人检查后,却故意找茬说有一件衣服上还有污渍。阿纤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不过是衣服上原本就有的一处磨损痕迹,并非污渍。她试图向李夫人解释,但李夫人却不听,执意要扣掉阿纤一半的工钱。

阿纤心中委屈极了,但她不敢争辩。她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份生计,自己将难以生存。就在她默默流泪的时候,李老爷家的一位年轻公子李逸看到了这一幕。李逸与他的父母不同,他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他看到阿纤的可怜模样,心中不忍,便替阿纤向母亲求情。

李夫人见儿子求情,不好驳了他的面子,这才放过阿纤。阿纤感激地看向李逸,眼中满是泪水。李逸轻声安慰她:“姑娘莫要伤心,你本就辛苦,我母亲只是一时糊涂。”阿纤哽咽着说:“多谢公子,若不是公子,小女子今日不知如何是好。”

自那日后,李逸常常会留意阿纤的情况。他发现阿纤虽然生活贫苦,但却十分乐观坚强。她在闲暇时,会用葛藤编织一些精美的小物件,如手环、发簪等。李逸对阿纤的手艺赞叹不已,阿纤便送了他一个自己编织的葛藤手环。李逸接过手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阿纤,眼神中多了几分异样的情愫。

然而,李逸与阿纤的感情发展却遭到了李老爷和李夫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阿纤出身贫寒,不过是个洗衣女,根本配不上他们李家的公子。李夫人更是对阿纤冷嘲热讽,警告她不要痴心妄想。

阿纤得知李老爷和李夫人的态度后,心中十分痛苦。她知道自己与李逸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结果。于是,她开始刻意回避李逸,不再去李老爷家送洗衣物,而是托人转交。

李逸发现阿纤在回避自己,心中十分着急。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四处寻找阿纤。终于,他在阿纤的家中找到了她。阿纤看到李逸,心中五味杂陈。李逸紧紧握住阿纤的手,说:“阿纤,不要离开我,我不在乎父母的反对,我只想要和你在一起。”阿纤泪流满面地说:“公子,你我身份悬殊,这是不可能的,你还是忘了我吧。”

李逸坚定地说:“不,阿纤,我不会放弃的。我会努力让父母接受你。”阿纤被李逸的真诚所打动,但她依然心存疑虑。她知道,李老爷和李夫人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在李逸的坚持下,他开始尝试改变父母对阿纤的看法。他向父母讲述阿纤的善良、勤劳和坚强,以及她在困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李老爷和李夫人虽然心中依旧不满,但看到儿子如此执着,也渐渐有些动摇。

然而,就在这时,村里突然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陷入了饥荒之中。阿纤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艰难,她常常饿肚子,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李逸看到阿纤的困境,不顾父母的阻拦,拿出家中的粮食救济阿纤和其他村民。他的行为得到了村里人的赞扬,但也引起了李老爷和李夫人的不满。他们觉得儿子为了一个洗衣女,不顾家族的利益,实在是太荒唐了。

在这场旱灾中,阿纤与李逸相互扶持,他们的感情也在困境中变得更加深厚。阿纤不再回避李逸,她决定与他一起面对未来的困难。

旱灾过后,李老爷和李夫人看到儿子与阿纤在困难时期的表现,心中对阿纤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变。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出身贫寒的女子,发现她身上有着许多可贵的品质。

最终,李老爷和李夫人同意了李逸与阿纤的婚事。阿纤从一个贫苦的洗衣女,成为了李家的少夫人。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和勤劳。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李家带来了更多的温暖和幸福。

婚后的阿纤,常常会教村里的女子们用葛藤编织衣物和小物件,让她们也能靠着这门手艺补贴家用。她与李逸的爱情故事,也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见证着在那个贫富差距悬殊的时代里,爱情与善良最终战胜了偏见与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