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试鸟铳(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召县城隶属于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管辖,位于河南布政使司西南部,北靠伏牛山,南临宛襄平原,自古便是北扼洛阳、南控荆襄的咽喉之地。南召县这个地方往年的冬天是不太冷的,即使下雪也不过就是片片雪花。落地即化,但崇祯十二年的的冬天却比以往冷了许多。

魏府中首先发觉这不寻常天气的就是魏渊。由于体质强健,魏渊睡觉时总是身披薄被。而今天刚刚进入寅时,他便在睡梦中被冻醒了,他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也被冻凉了很多。披上衣服魏渊来到了窗前,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推开屋门,外面已经是一片银白的世界。这时魏渊才知道原来大雪已经下了整整一夜了,突然院落中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传进了魏渊的耳中。他深深的呼了口气,白色的哈气仿佛瞬间就结成了晶莹的冰渣。

天空中依然飘着鹅毛大雪,魏渊明白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这是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陆陆续续持续近百年的“小冰河时代”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下降至千年来的最低点。对于大明帝国的子民们来说,长江中游和淮水流域的河流在冬季全部冰冻。这对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地吃饭的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这些淳朴的百姓将一次次的面临颗粒无收的境况。在税收与生存的压力下苦苦挣扎求生,直到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整个魏府都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全府上上下下都在为这难得一见的大雪而兴奋不已;就连佣人们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仿佛这大雪将所有的烦恼都掩埋掉了一般。由于已近年关,整个魏府为了过年的准备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场大雪更是应了“瑞雪照丰年”的古语,更为节日的气氛浓浓的添上了一笔。

吃过午饭,魏明如同跟屁虫一样的扎进了魏渊的书房;死缠烂打的央求着魏渊,原来前几日魏渊前往南阳府替父亲去给邱知府送贺帖。由于魏渊对火器很感兴趣,便花了重金从南阳府的卫所军械库中购得了一支新式火铳悄悄的带回了家中。要知道明末军队的腐败程度可不一般,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可以进行买卖。不要说区区一把火器,即使花钱买个千户当当也不是什么难事。

今天魏明就是为这火统而来。

“三哥,三哥!求求你了,给我看一眼吧。”魏明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苦苦的哀求道。

“不行!兵者不祥也!你一个小孩子还是离这东西远些的好。”经过半年多的熏陶,魏渊也渐渐的出口成章了。虽然骨子里的现代气息并没有改变,但在语言和行为方式上他也渐渐的融入了这个时代与社会。

魏明滴溜溜的转着大眼睛,对于自己的这位三哥他是知道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软磨硬泡乱打滚,肯定能搞定的。没办法,三哥就是心善。经过一个时辰的苦苦哀求再加上月娥的好奇心作祟在一旁也跟着劝说。魏渊没有办法便令二人将院门和屋门都紧紧关闭,随后魏渊从书柜里测轻轻的取出了。魏明和月娥都两眼紧紧的盯着魏渊手里的这把“火统”。其实准确的讲,这是一把“鸟统”。之所以称之为“鸟统”,并非指的是这火器为打鸟之用。而是表示即使便捷如飞鸟也难逃其射杀。大明朝的这种火器源自于戚继光的抗倭战争,明军在缴获了倭寇的这种武器后便开始进行仿制和推广。而日本倭寇之所以拥有这种武器则源于葡萄牙的远东航行,通过贸易日本人拥有了这种火器。而中国人则通过战争学到了这项技术。历史的交流就是如此,看似偶然的事件在冥冥中就改变了历史潮流的走向。

魏渊手中的这把“鸟统“长约2米左右,从外形上看已经很接近现代步枪了。这”鸟统“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几部分组成。月娥和魏明托着腮帮子看了许久,魏明失望的说道:”三哥,这东西是怎么个用法啊?刀能砍、剑可刺,这东西看起来没什么呀!”魏渊简单的讲了一下这“鸟统”的使用原理。”

“你看着四弟”魏渊指着火绳讲了起来“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扳机点燃火药池内的火药。而后借助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的铅弹射出。”说着魏渊端起枪做了一个击发的姿势并配音演示了一次击发“嘭”他是个军事发烧友,尤其喜欢枪。

当初在特警队的时候看到枪他就迈不动步子了。魏明则在一旁撇了撇嘴:“哎——我还以为是什么厉害的武器呢!就这啊!还不如弓箭好用呢。”说罢他朝月娥俏皮的眨了眨眼睛。月娥心领神会的跟着说:“是啊是啊,没见有什么厉害的。”说罢便捂着嘴笑了起来。魏渊一听便不乐意了,爱枪如命的他最受不了有人侮辱他心中的战争利器了。虽说这“鸟统”与现代步枪相差不少,但在魏渊心中一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魏渊着急的说道:“你们可不要小看这“鸟统”,它的威力可不是弓箭大刀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