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火箭专家摇身变成农业专家(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卫强显得大受启发,继续问林爱夏:“林教授,那在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没有可能进行优化呢?”

林爱夏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简单地画着光合作用的示意图,边画边解释:“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是重要环节。我们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农作物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这次讨论中,基本是周卫强问,林爱夏答。

林爱夏凭借其深厚的物理学知识和敏锐的科学思维,不断地提出新颖的观点和建议,让周爱民深受启发。

最后,周卫强看着林爱夏,心中满是感激:“林教授,你的这些意见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们在农业增产的道路上有了新的方向。”

林爱夏微笑着说:“卫强,我也希望能为大夏的农业尽一份力。虽然这与我的火箭研究领域不同,但科学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我相信一定能实现农业产量的提升。”

这次讨论结束后,周卫强开始撰写农作物增产方案。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长期过程。

但其他相关活动呢,有条不紊推进。比如沟渠修建,另外,开始让农业科学家,去对农作物进行嫁接,希望研制出更好的品种。

一时之间,有三万多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到农村一线,进行科研。

其中有位叫郑申龙的科技人员,他开始是研究红薯增产的,而且水平很高。此时他正在湘南某个地区,研究红薯增产。得到大夏推出的新政策后,没有多想,继续研究红薯。

当然,谁也没有想到,大夏农业种植历史上,会带来不可思议的伟大变化。

这位郑申龙,也成为大夏农业科技工作者,最伟大的代表之一。他为大夏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不可思议的伟大贡献。

以至于多年后有人提到大夏之强大,同时提到三个名字。

武有林爱夏,农有郑申龙,又文又武周卫强。

这都是大夏的民族脊梁。

其后,周卫强通过大夏农业增产指挥部,组织了一百二十多名农业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研究种子,研究嫁接。总而言之,研究怎么更好的增产。

另外,大夏也在大力推进扫盲运动。其核心逻辑,是让当地有文化者,就地帮助周围民众扫盲。对主动参与扫盲者,有奖励。对不配合扫盲者,进行必要处罚。

因为情况特殊,扫盲运动跟工业发展、农业增产,在一些方面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