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故宫博物院半日游,遍览镇馆之宝,感叹华夏千年文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在千年之后,在博物馆里看到苏东坡先生当年留下的墨宝,这种感觉玄妙不可多言。

苏青云也是看的兴致勃勃。

这幅《黄州寒食帖》硬要说术的层面,也就是技法上,并不比《祭侄文稿》差!

不过古代讲究长者为尊,再加上《祭侄文稿》背后较为传奇的故事,所以才排在《黄州寒食帖》的前面。

但在苏青云的眼中,他反而更喜欢《黄州寒食帖》这种书风。

宋代的书法推崇意境,所谓宋人尚意,书法更是一种个人的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苏东坡将这种自由的书风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越往后越往左,书法的字迹越来越松弛,这种松弛其实是作者心绪的变化。

而苏青云从这幅字中,依然能感受到1000多年前苏东坡在寒食节这天,情绪的起伏变化!

这就是华夏文化的底蕴啊!

他在心中感慨了一下,这时候萧煌奇又指着旁边的一幅书画道:

“苏总,韩导,这一幅就是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图》,这是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元代的大画家黄公望,这幅画分为前半卷和后半卷。前半卷现在在江南博物馆收藏,而后半卷则是由我们苔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

说到这里,萧煌奇忽然有些洋洋得意地说道:

“不过江南博物馆的那幅前半卷只有半米长左右!”

“而我们苔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虽然说是后半卷,但足足有6米多长啊!”

听到这话,苏青云和韩含放眼望去,果然这幅书画足足有6米多长!

两人站在画前驻足观看,而萧煌奇在旁边耐心的讲解着。

“在我们华国十大传世名画中,有两幅山水画的鸿篇巨制,一幅是华国青绿山水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另一幅则是华国水墨山水的神品之作《富春山居图》。”

两人望着这幅传世名画,心潮澎湃。

这画上,连绵起伏的山丘,伴着滔滔江水,别有一番意境。

萧煌奇看两个人看得入神,便继续讲解道:

“这《富春山居图》是华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主要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这浩瀚连绵的江南山水,被这幅画表现的淋漓尽致,真可谓山川浑厚,草木华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