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钓鱼启蒙录(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有鱼咬钩的时候,手指头的感觉是最为敏感的。

贪吃的鰕虎鱼会冲过来一口咬住蚯蚓,手指感到几下快速且强烈的抖动时,勾住鱼线狠劲儿往后一拉刺鱼,然后开启人肉风火轮模式,俩胳膊交替着赶紧倒线,鰕虎鱼就一下被拽上来了。

别看设备简陋,但那时候资源丰富啊,还没有那么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敖海源早上和老爹出去,到晚上能钓满两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见的塑料买菜篮子。

但就是个体不大,最大的也就是不到20厘米的样子。

为啥钓不到大鱼?大鱼都在哪儿呢?

因为离岸近啊,大鱼都在几十米外的深水区呢,敖海源就是把胳膊抡掉环儿了,最多也就是能扔个十几二十米的样子。

迄今为止,敖海源印象最深的一个钓点叫做白灰埝。

那是原来天津碱厂排出的废渣,据老爹说,当初小日子不错想买,但是中国不卖!

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最终形成了体量碱渣山,被老人们称作“白灰埝”。

过了这道白灰埝,蹬自行车再骑个几公里,就到了海边儿了。

敖海源小的时候相当的惧怕走这里,只因为白灰埝的东北部都是卤水池、盐汪子、盐池子,是生产食盐的地方,一眼望去盐水池中一小岛上有一颗小树在风雨中摇弋着。

而这些有水的地方,底部无一不呈现出瘆人的灰白色,水则呈现出亮蓝色。

本来这些地方骑自行车就不好走,敖海源老爹怕敖海源坐在后座上不老实,每次都吓唬他。

“坐住了啊!别乱动,看见这两边儿了吗?这底下都是卤水,掉下去人就烧没了,到时候连渣儿都不剩。”

敖海源小时候不懂啊,荒凉的有些可怕的环境,再加上那股难闻的味道,每次路过这里敖海源几乎都是闭着眼过去的。

等到什么时候闻不到那股刺鼻的气味儿了,什么时候再睁眼,回头一看,白灰埝已在身后了。

也是在这里,敖海源第一次接触到了沙蚕这个东西。

从一个老大爷的手里,敖海源接过了人生中的第一条沙蚕,尽管那个东西感觉像海里的钱串子,但是他依然没有害怕。

给钩子换上了沙蚕,敖海源真的感觉到,这个东西在海里钓鱼是真的比蚯蚓好使,虽然虾更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