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车牛山岛(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周心怡刹竿子之后,水下的鱼几乎也是第一时间全力向外窜出去,拉的轮子上的线蹭蹭的出线。

“喔喔喔!”

“这拉力可以啊!”

小姑娘略带兴奋喊声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中的啥玩意儿?”

“不知道!等拉上来再看吧!”

旁边儿的敖博兮收完竿子凑上来问好闺蜜。

“怎么样?感觉鱼大不大?”

“还行!能控的住!”

抿着小嘴儿,周心怡全力对付水下的大鱼。

很快,在缓冲了几个回合之后,水下的鱼就被拉到了水面。

鱼背部鲜红色,其间还布满了鲜蓝色的小斑点,像一颗颗宝石一样。它的腹部是灰白色,尾鳍边缘处围有一个黑圈,在水中游泳时格外艳丽。

清代郭柏苍《海错百一录》中称:“过腊按福州呼棘鬣,以其鬣如棘也。兴化呼桔鬣,以其鬣红紫也。泉州呼髻鬣,又呼奇鬣。味丰在首,首丰在眼,十月蒸葱酒尤珍。”

这里的“味丰在首”是说,真鲷的头部最好吃,所以民间有“加吉头、鲅鱼尾、带鱼肚子,蝽蝽(即斜带刺鲈)嘴”之说,而头部又数眼睛最好吃。

在现在的社会,一提到真鲷加吉鱼一类的鱼种,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日本的代表鱼种。

诚然,在日本,这种鱼本身不仅仅是食材,更多地承载了日本的文化。鲷鱼代表着高贵、优雅与祥和,是日本节庆不可或缺的鱼种。日语中的「めでたい」意为可喜可贺,就与汉字「目出鲷」同音。

所以从一战期间,日本人即进入黄渤海侵渔,抗日战争期间尤甚,1945年秋日本渔船才退出山东近岸渔场。日本人有汽船拖网,捕捞技术比我们先进,直到黄县人发明了延绳钓法,情况才有所改观,1923年《山东劝业汇刊》对此有详尽的说明:“查山东黄县沿海所产加级鱼有两种,体红者为红加级鱼,体黑者为黑加级鱼。黄县沿海居民所使用渔具及捕捞方法一如故旧,不求改良,以致日人评我幼稚拙劣,久思染指。自欧战兴起,日人籍端强占我胶州湾,营山东渔业,不遗余力。近来,黄县重要渔场皆以延绳钓经营加级渔业,获利丰厚,日进无已,反客为主,曷胜浩汉。”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鱼最出名的地方却是中国的山东龙口沿海水域,被当地渔民称为龙王嘴里的金银珍珠。

明末清初的宋琬在品尝之后曾记:舟中无事忽忆故乡海错之美,因疏其状戏为俳体,海鲋,海中之鲫也,巨口大眼,鱼目之美无踰此者。土人呼为「佳季」,不知何指。其来以三月上旬,谚云:「椿芽一寸,佳季一阵。」惟登州四时有之。蓬莱阁下多怪石,渔人垂纶其上,一掣而得之千寻巨浪之中。好事者掬海滨之水就烹之,不加盐豉,其味逾鲜好。岛屿参差,万里一碧,雪霁烟收,荷蓑笠者错出其间,盖善画者莫能图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