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五次战役(10)目标太大远超能力(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一共投入了3个兵团、11个军、33个师,此外还有炮兵师,人数到达了60万,在地面战争中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刚刚入朝的两个兵团,听之前的老部队介绍经验时,都以为美国人的防御是鸡蛋壳,一旦破了以后就好打多了。部队里开始盛行一瓶牙膏理论:只要把从国内带来的牙膏用完了,就可以顺利回家了。

这时的美军以及联合国军,又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北上,把战线推到了“三八线”附近,打算以此为基础,和中朝军队进行谈判。1951年4月,“联合国军”率兵跨过了“三八线”,打算从中朝联军的后侧方登陆。

中朝经过商讨之后,决定在敌军的登陆之前,率先发起第五次战役。战役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简单,长期准备战争,争取短期解决。灭敌几个师,挫其锐气,夺回战争主动权。

第五次战役在1951年的4月22日正式打响,当时我方两线作战。在西线的部署,以第3兵团从正面突击、第9兵团在左,第19兵团在右,实施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

东线是人民军第3、5军团,对阵韩军两个军团。

我军第9兵团在左侧,很快突破了地方的防御,很快将美军、南朝鲜军一部分兵力歼灭。40军深入敌军内部,完成对敌军的分割。正面的战场上,和美军、土耳其军队作战,右侧的19兵团,也很快突破了临津江。

江南岸面积狭小,我军6个师遭到了敌军的猛烈进攻,伤亡严重。

中朝人民军队经三昼夜连续作战,虽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对西线"联合国军"翼侧造成严重威胁,但是美军利用快速机动迅速补上了战役缺口,最终整个战役发展形成平推,歼敌不多。第一阶段的战争很快结束。

在后期党委会上,第一阶段5个师被敌军围着打的错误被指出,因为第3兵团指挥时,用兵过多,导致战场拥挤,这是第一阶段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组织出现问题的表现。

眼见西线没有取得重大战果,志愿军决定主力转移到西线大规模歼灭韩军。

1951年5月16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打响,第3兵团、第9兵团隐秘东移,第3兵团中央突破,切断了东西两线敌人的联系,第9兵团及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采取正面突破、两翼迂回、层层包围歼灭了韩第3军团。

前期我军有力牵制了敌部分主力,保障了部队推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