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被动技能的超神发挥(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之,至少在热加工方面,数值计算的精度已经比常浩南此前估计的好很多了。

那10ms和100ms的误差突然变大,或许可以解释为……

当高能射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除了热效应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机理在同时对材料产生去除效果。

如果照射时间比较长,足够碳纤维将热量传导到内部,那么呈现在宏观层面上的效果就是以热效应为主。

所以数值计算的结果拟合良好。

而当照射时间很短的时候,热效应还来不及体现,或者来不及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另外一种机理的效果就体现了出来。

导致根据单纯热效应进行拟合的数值计算结果开始出现偏差。

而时间越短,热效应的成分越少,拟合结果也就越差。

合理。

非常合理。

这也是数值计算方法最主要的一个弱点。

对于原理是黑盒,或者虽然不是黑盒,但存在多种机理相互影响,又没有一种作为主导的过程毫无办法。

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找到这种跟热效应同时存在的机理。

而考虑到其在10ms量级的极短时间内就能呈现出效果,常浩南大胆推测,它很可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瞬发作用。

也就是在每次高能射线照射在材料表面的一瞬间产生一次作用,而跟后续的照射时间无关……

“那这得搞台新设备才行啊……”

常浩南把目光投向不远处之外的那台连续激光加工设备。

已知电子对晶格的弛豫时间大概是皮秒(10^-12秒)量级。

那么要在热效应体现出明显效果之前,单独观测那种新的机理,最差也需要一种周期在纳秒以下的脉冲激光器……

而考虑到实验速度的话,最好是皮秒甚至是飞秒——

之前栗亚波也已经说过,根据过往研究,2ms以下的连续激光加工效果很差。

那就是说这种新机理的单次作用效果很差。

需要次数来堆。

而在相同时间内,皮秒激光的辐照次数将是2ms激光的5亿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