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防震要求(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铮,我代表GK-3型半自动光刻机项目组所有的成员,谢谢您专程赶到巴黎,为我们挽回了颜面,课题组七年的心血才没有白费,要是被人当成数据造假的骗子,我无颜面对那些为了光刻机项目,日以继夜拼命的技术人员……”回国的前一天,在领事馆的送别宴会上,徐端颐端起酒杯,颇为感慨的说道。
“徐教授,您多虑了!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是因为GK-3型半自动光刻机的技术过硬,跟我没有关系,我相信,假以时日,你们一定能够研制出全球领先的光刻机,发展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莫铮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微笑着宽慰道。
“莫总,可能没有假以时日了!GK-3型半自动光刻机拿不到订单,课题组得不到后续的研发经费,很有可能会就地解散,说实话,来巴黎参展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注定是一个无比悲壮的历程,没有研究经费,没有技术储备,拿不到订单……课题组的数百名技术人员,用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方式,证明了我们能行,这就已经够了!”徐端颐的眼中,隐隐有泪花闪现……
“不会的,我以我的人格担保!就算拿不到订单,相关部门无力再提供经费,我也会竭尽所能的帮你保住光刻机项目,只要你们不放弃,我愿意以个人名义,一直给你们提供研究经费!”徐端颐这番话听的莫铮也有些上头,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唉…谈何容易!莫总,您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光刻机的研发就像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永远在投入,却看不到一丝回报……”徐端颐长叹一声说道。
莫铮拍了拍徐端颐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前世他连听都没听过中国早在七十年代,就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K-3型半自动光刻机,那么很有可能,这个项目最终因为没有研究经费,被放弃了。
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和运十项目一样,你无法用几十年之后的眼光,来判断这件事的对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中国,不管是从财政负担还是基础工业水平,都无力承担光刻机和大飞机这样的项目研发。
“就在昨天,有国外的研究机构找到我,他们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除了丰厚的薪水,他们还愿意为我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实验室,莫总,你知道吗?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一点心动了,不是冲着丰厚的薪水,而是可以敞开着使用的研究经费……”不知道为什么,徐端颐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里有一丝痛苦之色。
“徐教授,国外可能物质条件更好,但留在国内也有国内的好处……各有千秋吧!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莫铮略一沉吟之后,有些出人意料的说道。
“各有千秋?“”徐端颐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莫铮。
他心里其实并非真的想出国,发两句牢骚倒倒苦水而已,要不然按照国外研究机构的意思,悄悄离开代表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