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死去的人不会复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听他叹道:“只有让他们知道百姓在我心中的分量,他们才会有所顾忌,否则,以后若再遇到这种事情,不知又会死多少人……”

宋辞闻言久久不语,似是在思索,又似只是沉默。苏若清看在眼中,并未多言。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神色间流露出伤感。

身为储君,他早就见惯了朝中各种尔虞我诈。对于周身的各种明枪暗箭,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

所以,他怎么可能如表面般温润。但是,他可以对贪官污吏拔剑,却无法将剑尖对准百姓。

宋辞说的,他都明白。

江州局势复杂,又处于特殊时期。若真按原来的计划,为了制衡,父皇他就算是杀了严铭谨也不会一下肃清江州。

毕竟,牵连的人太多了。一下子补上那么多空缺,谈何容易。

可若这些人不被拔出,他们一定会阻挠赈灾之事。

赈灾失败后会有什么后果,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但,他却不能那样去做。

在其位,尽其责,既作为储君、便应该为生民立命。若他为保住自己的位置便眼睁睁看着那么多百姓去死而不去阻拦,那么,他还有个颜面坐在这个位置上?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万民?

就算别人不知道又如何?难道自己不知道吗?

《礼记?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不能在别人见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因为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

君子独处时尚要谨言慎行,何况是行为呢?

身为储君,应该心怀仁义,修身立德,以教万民,而不是稳坐高台,冷眼旁观。

所以,他不能!

“你说的对,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宋辞突然出声,目光直直对上他的眼睛。

“如果是别人,也会这么做。”

“此举确实死了很多人,但这是没有办法幸免的。大渊百姓这样多,你若有志,以后依旧可以开创盛世。”

苏若清似是没想到她能说出这番话来,一时竟被震得失了声。

他的眼中闪过伤痛,直到许久后才道:

“小辞,大渊有千万百姓,但是死的人永远不会活过来。”

“大渊盛世终有一日会来临,但那些死去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盛世是怎样的。”

他说这话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温柔,但神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严肃。

宋辞听后心中猛然一颤,久久不语。

苏若清见此便知她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于是继续说道:“你曾经说打仗时有‘一战功成万骨枯’之论,这不假,我也理解。但那些士兵刀尖对准着外敌,是为了家国而牺牲,不是稀里糊涂的死在自己人的算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