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馕城(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平安他们走着,突然闻到一股烤羊肉哦味道,寻味看去,原来是一家烤羊肉串摊点。

摊位前挂着刚宰杀的羊,够新鲜的!看看穿羊肉的铁钎,这串也够大的!还是烤羊肉串,烟熏火燎的。

烤羊肉串与烤包子,后面是木府牛肉面和羊肉蒸饺。到了这里,小兕子和城阳她们是彻底放开了,左手羊肉串,右手烤包子,吃得是满嘴流油。

还有馕饼店,大馕饼直径有半米,又薄又脆,一个才4元。这种馕饼厚一点,松软一点,保存的时间可以达一个月以上。

热斯坦广场往北,东侧的一条南北向小巷,以前专门制作和销售花帽、皮帽,名为 “帽子巷”,现在叫“花帽巷”,也属库车老城。这附近的小街小巷也可以逛逛,不过清净许多。

巷子里上面挂着戴草帽的马灯,取义万家灯火。右边墙上挂着冬不拉和画满图案的手鼓,左边是“见喜首饰店”。

花帽巷的另一端上面挂满各种灯笼,蓝色的墙上画着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图画。路边是民宿。

热斯坦广场西边有两座牌楼,牌楼之间是一座大桥,叫“团结桥”。团结桥横跨库车河,河西边是库车老城,河东边是库车新城。这座桥还颇有来历。

据记载:公元1928年曾建有一座6孔5米,全长30米的简支梁木桥,题匾额:“龟兹古都,龙口之源”。该桥因年久失修坍塌坠毁。两岸车马、行人只能下河道涉水通行,交通极为不便。

1939年,共产党员林基路任库车县长,他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出资捐物,并亲自组织设计和指导改建旧桥,1940年4月建成了坚固、美观具有民族风格的1孔30米木桁结构木桥。 该桥5米宽行车道两侧设2米宽人行道,并改题匾额“龟兹古渡”。团结新桥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活,推动了库车的发展。

1958年8月13日,库车河发生特大洪水,团结新桥被冲毁,洪水后,在旧址修建10孔5米,全长52米简支梁单车道木桥维持河两岸交通。

1984年9月库车县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团结大桥,在自治区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投资89万元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团结新桥。新桥为5孔15米,全长 82.5 米。下部为钻孔灌注桩柱式墩台,上部为拱型梁微弯板,桥面宽 8.5 米,两侧各设1.5米宽人行道。载重15吨。桥边设置栏杆、灯柱。 桥两头各立一座新疆风格的牌坊,题匾额分别是 “龟兹古渡“,”团结新桥”。张平安他们看到的题匾一面用维语写,另一面用汉语写。

走过团结桥,看到路边有一妇女在卖白杏,新鲜可爱。一斤才4元,就买了一斤尝尝,真的香甜可口!不愧库车有“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

过桥后的左边是一个大巴扎,什么都卖,只可惜张平安他们还要去大馕城,不能进去逛了。

张平安他们下一个景点是大馕城,馕是新疆的通行食物,与内地的馒头雷同,人人皆知,人人食用。不论是否来过新疆,估计都知道馕。但是库车居然因为馕而建起“大馕城”,还是有些出乎张平安他们意料。不过在游览完大馕城,方知馕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库车大馕城,不仅是一个馕生产销售的集中地,还是一处难得的民俗风情游览区,占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区有馕文化展览馆、民族特色餐饮区、大馕生产车间、大馕展示销售大厅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

在大门口,是一个大如月亮的大囊造型,周围还有很多别致造型。张平安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馕,可以包着十来个小兕子,虽是雕塑,但确有如此之大的实物。据介绍:库车市曾经做过这种尺寸的大馕实物参加一个展会,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眼球。

库车的大馕大如车轮,一点也不夸张。面饼贴着馕坑壁,在火的盛宴中,欢唱着民歌,兴奋得浑身冒气,汗珠滚滚。这就是库车的馕。为了实现喂养,它们从不计较存在的形式,不计较历经的磨难。四千年前的孔雀河畔,馕就宣告了它的诞生。

维吾尔人吃馕时,都要用手接着掉下来的馕渣子,一是伊斯兰教教规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浪费粮食,更不能用脚践踏粮食,真主会惩罚浪费粮食者。

现有的“馕”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琼馕(意为大馕);第二类为秋瓦特馕;第三类为托哈奇馕;第四类为其他类馕。库车县委后面的一条街上,打造“库车大馕一条街”,既满足了库车喜欢吃馕的人需求,又可打造一个库车旅游的新亮点。

库车大馕以其大而薄、脆而香的特性而闻名,直径可达60厘米,被称为“馕中之王”。库车大馕原称为“比加克”馕,其名字源于库车市伊西哈拉乡玉斯屯比加克村。因这个村子95%以上的维吾尔族群众都以做馕为生,该村群众制作的大如车轮的馕最出名。它的制作特别强调使用馕坑进行烤制,使用杏树木作为燃料,使得烤制出来的馕具有独特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