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谁赞成?谁反对?(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如海的严肃不是为了什么吏治的问题,而是贾琮突如其来的退缩。

这些年他也算是看着小女婿一步一步变得成熟,可这种畏惧谋身的“成熟”,让他颇为不喜。

更重要的是,那个敢把老天爷捅个窟窿也要为民做主的贾琮,竟然在这一刻有了要消失的可能。

难道这小子随着长大以及在朝堂这个大染缸厮混,被世俗尘土蒙了心?

林如海的手指在桌子重重的敲了好几下,凝重的训斥道:“当初在扬州,有不少人劝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可以带着百万金银离开江南那个是非窝,甚至能更进一步。可我不能看着盐商在秦淮河边一掷千金,百姓连一粒盐都买不起……”

“你姑姑就是到死,都跟我说莫要忘了金殿唱名时发的誓,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扬州巡盐御史位高权重,同时也是危机重重。

林如海为此死了妻子、儿子,差点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就是为了让百姓吃得起盐。

有人曾笑他傻,说他不识抬举。

可江南的那些穷苦百姓一直记得他的好,那柄离任时的万民伞,就是对他的最高赞誉。

“或许此策之施行会有磨难波折,但只要能让百姓仓中多上一粒米,就应该去做,不遗余力的去拼。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也曾说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何以今日竟有退缩之语?”

一连串的训斥让贾琮猛地心生警觉,怨不得老丈人突然会因为一句话发这么大的火。

趋利避害本是正常,可却与他当初的誓言相悖。

他哗的起身,整理衣冠,作揖大拜:“侄儿多谢姑父教导,若非姑父,侄儿怕是要陷入魔障了!”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点点的“正常”,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今日若非姑父的当头棒喝,他贾琮怕是要被这方天地慢慢的同化了。

林如海见贾琮醒悟过来,总算是长舒一口气。

他既是贾琮的姑父、岳丈,更是其人生、官场上不可或缺的导师。

哪怕如今有了墨哥儿,林如海依旧拿贾琮当他的衣钵传人。

林家的传承,他林如海的政治理念抱负,都需要贾琮去继承。

以前那个琮哥儿莽是莽了点,可那份赤子之心,是继承他林如海政治理念的重中之重,万万不可被凡尘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