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危机与制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朝那句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这句话是有问题,可却是世人心中对于读书的最终追求。
哪个读书应考的人,不想去殿试走一遭?
勤能补拙,读书可不就是拼的一个勤字嘛。
贾琮的说法,王墨霖虽有不赞同的地方,却也知道这些推免生中的小部分,确实有能力去挣下一座进士牌坊。
他是吏部尚书,自然明白正途出身的官员,与荐举官在晋升上的区别。
文官序列中,非翰林不入阁。只这一句,就能看出其中的巨大差距。
“伱说的对,咱们不能这么随便的安置这些人。义务教育推行至今,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朝廷耗费巨资推行此策的作用。培养的人才如果随随便便就给扔到犄角旮旯荒废了,这不但是本官的失职,更是打朝廷的脸!”
王墨霖想的可比贾琮周全多了,他手底下的人虽然没有干出什么非法乱纪的事,但身为执掌国朝官员升迁的重点部门,一个五品的员外郎,就能让一省的布政使“谨慎”对待。
他要是只写一道手令,让手底下的人安排这些人的官职,弄不好会逼得好不容易寻来的人才气愤离去。
贾琮看到王墨霖神色渐渐凝重,一字眉开始紧皱,知道这老倌将他的话听进去了。
他立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公,我觉得咱们可以照搬会试、殿试,来一场专门针对推免生的制科。”
嘭!
一语点破迷障,王墨霖闻言猛拍了一下桌案:“对啊,咱们可以开制科啊!朝廷采取制科选材,也算是抬高了这些推免生的地位。到时候传出去,还能让朝廷得个珍惜人才的好名声……还得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脑子转得快,放心,等制科结束后,成绩最好的优先安排到你们太仆寺去!”
制科即制举,又称大科、特科,是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
依古制,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
也就是说制科考试分五等录取,但第一等与第二等从来都空缺,并不录取人;第三等很少录取人,除非特别优秀;考中的,主要放在第四等,落榜的,则放在第五等。
贾琮能想起制科,还是从前世时浩瀚史书中记载的一位猛人得到的点子。
这位猛人名为苏轼,字子瞻,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喜欢吃吃吃……什么东坡肉、东坡肘子,都是这位仙人的杰作。
苏仙人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四年后参加制科,勇夺第一(制科三等)。
连苏仙都是经历了制科入朝为官,那么推免生以制科入朝,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未来晋升艰难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