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刘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拓跋仁既然已经打败了,拓跋崇的大军也到了附近,杨小瓜的战术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耽误,命令杨荟连夜攻城,本来司马楚之的残兵败将在围困中就没有什么士气,逃兵很多,就这几天已经只剩下不到两千人了,加上这几天没有正式攻城,司马楚之本人虽然亲临一线(哪里有二线)日夜巡查,士兵们可是没做好半夜守城的准备,给杨荟的军队一鼓而下,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已经破城而入了,没办法,一个小县城而已,城墙低矮,架不住攻城的陷陈营一个冲锋,这些东洋猴子都是海盗出身,善于攀爬,拿着飞爪之类的设备,噼里啪啦就上了城墙开了城门,那防御就仿佛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了。

等到早晨起来,杨荟已经坐在县衙里边喝茶了,司马楚之和儿子司马金龙负隅顽抗,但是那就是螳臂当车,被残忍的东洋猴子一顿暴打,鼻青脸肿的捆了起来,这也是算是得偿所愿了吧,汉奸被鬼子暴打,那就是天经地义的呢。

杨小瓜再夺一城,活抓朝廷的心腹大患东晋后裔叛贼司马楚之父子三人,斩首一人,这消息传到后方,朝廷大喜,不管真的假的,刘义隆必须大喜,因为司马楚之和老爹刘裕有仇,这家伙被抓,那自己就可以去太庙告慰父皇了,对于自己的威望和统治地位,那效应就不言而喻了,立刻下圣旨表扬青州刺史杨茁,加封衡阳王府前军将军,晋爵东莱郡伯,加光禄大夫衔,赏金银绸缎若干,同时通令嘉奖东路军全军,衡阳王刘义季指挥有功,加太尉衔。

至于说献俘太庙之后,司马家的几个人有什么下场,那就不是大家所关心的了,对杨小瓜来说,司马家就是自己升迁路上的一块踏脚石罢了。

拓跋仁虽然败了,但是真正的折损不过是一万多人,拓跋崇还是有四万人马,总数多于青州军,既然看到司马家一夜败亡,也就不再进军,驻扎在马颊河北岸,等着青州军上来,双方隔河相望。

放下这边不提,再说武陵王刘骏,奉皇帝命令出兵支援汝南,谁知道他还没出来呢,汝阳郡、陈郡、南顿郡还有颍川郡四个郡的两个太守郑崐和郭道隐不战而逃,被气愤的刘骏毫不犹豫抓了起来送去建康,交给皇帝处置,皇帝也很不爽,自己重视的河南不战而逃,没在意的山东一口气夺了四个县城,这差距也太大了吧,立刻吩咐斩杀,家属入奴籍,处置极狠。同时命令刘骏大军前出一定要夺回失地,同时害怕刘骏一个人对阵拓跋焘费力,派弟弟刘义恭为后军统帅,负责支援河南的物资,同时把悍将薛安都交给刘骏指挥。

刘骏如虎添翼,马上派出悍将马锺率领一万骑兵支援悬瓠(汝南),悬瓠城小而坚固,守将陈宪只有七八百人坚守不出,就连着好几天,北魏军就是打不下来,然后,马锺就到了。

马锺不管不顾,直接冲击魏军前军,把攻城的部队打的哭爹喊妈,死伤数千人,只好放开一个缺口,叫汝南和援军连成了一片。

刘骏大军五万,很快就来到了汝南,和北魏的先锋大将奚他观对上了。加上马锺和薛安都(还在路上)至少有八万人,面对着拓跋焘的全军都不怕了,何况是奚他观呢。

不过刘骏也学会了杨小瓜的办法(两个人战前通过信,都商量好了稳扎稳打的策略)不急不躁,等着拓跋焘的大军,奚他观人少,也不敢轻易开战,也在等着皇帝的人马,双方很默契的在上蔡县附近对峙。

刘骏的思路和杨小瓜差不多聚集人马,调动敌军主力过来,然后利用对方补给线长的劣势,拖垮对方,一步一步蚕食,最后消灭对方主力。

现在看着薛安都已经兵进西平,骚扰了拓跋焘的补给线,而拓跋焘一路南行,根本就没有占据城池(鲜卑人不擅长守城,所以打仗一冲老远,一退更远)那补给线可以说千疮百孔了,自己的有利时机已到,决定第二天歼灭奚他观,给敌方一点教训,也给己方增加士气。

一大早,刘骏亲自率领一万步兵和一万南蛮山地兵,加上马锺的骑兵,足足三万,威风八面的来到阵前讨战。他亲自坐镇中军,有冼夫人冼琳儿亲自护卫,还有各色僚人将领,一个个服装迥异,描眉画脸,看的对方的鲜卑人也觉得颇有一点凛然。

奚他观的前锋部队基本上以骑兵为主,看见刘骏挑战,自然是不服气的,他也是鲜卑一方有名的悍将,号称冲阵将军。他也率领全部三万骑兵冲杀了出来,也不废话,直接冲击刘骏的本阵,想要一举解决问题。刘骏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二十多岁了,多年来征战沙场,经验也很丰富了,这类打法却是第一次见到,这是干啥,连个阵型都没有,一窝蜂的乱冲,打群架么?

不过,等敌人冲过来了,刘骏才看出来门道,在奔跑的过程中,敌人的队形就逐渐聚拢起来了,虽然表面上看仍然很松散,但那是骑兵的特性造成的,太紧密了容易撞上自己人。这三万人乌央乌央的,就像一片乌云压到了头顶,场面果然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