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只准堂食,不许外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摆明了“话里有话”,但发誓后又后悔的庄公为之感动,遂与母和好。后以“遗羹”为赞颂孝道之典。

这两个故事里,“肉”都成了很好的道具,爱老婆,就给她带肉;

爱老娘,就给她带肉羹;

总之,爱她,就给她吃猪猪吧!

反正喝兔兔不同,吃了猪猪她也不觉得猪猪可爱不应该吃……

原本又是“粗鄙”又是“奢靡”的猪肉,换了一个故事,就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味道,这难道不值得大家思考嘛?

这不是另外一个“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吗?

在坏人那里,吃了猪肉就会“肉食者鄙”“荒淫奢靡”;

而在好人那里,堂食猪肉顺便外带,就成了“孝敬老母”“爱护妻子”了!

同样的猪肉,实现的“价值”不一样。

最后陈成说:

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嘲笑说没有学识——

“俭腹”,腹中空虚,由此比喻知识贫乏。

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便便一样说边生”!

便便,不是那个“便便”,而是“大腹便便”的“便便”。

边生则是东汉的边韶,“大腹便便”这个成语也正是由他来的。

《后汉书·边韶传》上说,汉桓帝时,陈留郡边韶,字孝先,很有些文才,在没有当官的时候,教了几百名学生。堪称汉代的“大诗师”,也很有口才,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从没有回答不出问题来的。

不过他人胖肚子大,又有个毛病,爱打瞌睡。学生看他打瞌睡的模样就很好笑。有一天他又和衣打瞌睡。他的学生就私下编了句顺口溜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边孝先大肚皮,懒得读书只想睡觉!

不料边韶那天在半梦半醒之间,马上编了几句顺口溜作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便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你们不要笑我的大肚皮,那可是是装着五经的竹箱子!

即便睡觉也是去思考五经的事!因为睡梦中可以会见周公旦!又可以可以与孔子通心意!

学生嘲笑老师,这规矩出自哪家经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