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凤凰堆的实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507凤凰堆的实验253
这些高温等离子体在达到1.5亿度后,密度达到9x10的21次方个/升,超过极限粒子量密度5x10的21次方个/升。
我们知道空气在常温下的粒子数是2.688x10的22次方个/升,两者相差约30倍。
氘氚聚变要达到正常反应,需要三重积大约大于5x10负3次方mskev,凤凰堆的三重积达到9x10负3次方mskev,符合商业化运营标准。
1.5亿度的高温等粒子体穿过磁流体发电机引起感应电流,功率达到10万千瓦以上。
实验进行了10秒钟后,等离子体加热结束,内部的亮度迅速降低,渐渐等离子体又变成氦气,从真空腔中排出去,经过水冷发电机,当然这几克废气带不起发电机来。
在腔内温度下降到几百度时,才将大阀门打开。如果在高温时打开,反应腔内进入氧气,腔内的设备容易发生氧化效应,会对一些零部件和仪器产生危害。
随着温度的降低,核辐射也迅速减弱下来,氦元素反应产生核辐射的能量很小,几乎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是为了安全,还是要预防万一。
经过全面检测,整个凤凰推运行很稳定,所有的仪器和部件都很正常,除了将真空腔清理一下外,维修人员基本没有什么工作。
张冲志带领各个团队对这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寻更多有用的数据。
对于这台8字形仿星器,是世界上第一台,里面等离子体运行也是第一次,这次实验为等离子体数学模型提供了真实的数据,这是十分珍贵的。
再完善的理论与现实也会有差距,科学发展就是一个不停试错的过程。
先由实践产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发现其中的理论错误,然后改正,再将理论在实践中检验,这样一步步让理论达到完备的程度。
通过这次实验,数学模型和系统控制小组对原有数据调整,进行完善。
其它象磁流体发电技术、微波加热技术、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等小组都根据最新数据改进技术,争取让下次实验更合理,更安全,更高效。
张冲志将这次实验向首辅和陆院长做了汇报,两人很高兴。
首辅对陆院长说:“张冲志虽然只有34岁,但是说话和办事不急躁,实事求是,干事有计划有步骤,心中有数,真是可贵!”
陆院长点点头说:“岁月不饶人,我们都快八十岁了。”
首辅说:“自从泰山一行之后,我觉得身体一直很好,我们就再为年轻人站站岗,让他们多成长几年,心智成熟一些,我们也好放心。”陆院长听了也点头同意。
接下来凤凰堆的实验逐渐密集起来,每天从一次,到二次、三次、四次……,时间也从每次10秒钟逐渐加长到30秒、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各个仪器越来完善。
整个高温等离子体数学模型已趋于完备,凤凰堆的主控系统也完善起来,张冲志只让黑星在后台监控,整台系统全部交由风凰堆智能AI主机来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