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闺阁深怨(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些原本为贾琮之风采倾倒的闺秀们,此时也不得不觉得,贾公子是不是太托大了一些?
袁浩然的脸色铁青,贾琮如此羞辱人,真是欺人太甚。
李方膺摇了摇头,贾琮这孩子,虽说有些才情,可未免也太狂妄了些,对熊弼臣道,“满招损,谦受益,德辅公啊,一棵好苗子想要长成一株参天大树,要经历风雨,要学会收敛啊!”
熊弼臣道,“望中公所言甚是,可这谦逊也要分时候,‘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人家都打上门来了,还谈什么谦逊呢?”
“在下请教贾兄高才!”袁浩然怒气压不住,满脸愤然。
贾琮不是不知道谦虚,而是不想在这些人面前谦虚,他从前只听说“斯文败类”,还体会不到,如今算是真切体会到了。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是诗仙李白的一首《怨情》,在红楼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也是贾琮的底气。
好端端的一首七言绝句,生生被贾琮“斧正”成了一首五言绝句,但此时,无人敢说不好。
诗,言志,传情,讲究一字一意境。
李方膺将一个到了嘴边上的“好”字,生生咽下去了。
熊弼臣笑着微微颔首,虽说此时众多人无一人站出来说贾琮的诗好,但并不是这些人不知道,而是不想涨贾琮之威风,越是如此,熊弼臣心里越是舒坦。
酒斛再次从上游下来,这一次,毫无悬念地在贾琮旁边停留了,他隐隐听到,众人齐齐地松了一口气的声音。
这个贾琮,一张嘴真是臭死了,要说他不识礼数吧,人家是生在簪缨之族,百年国公府,举止之间,蕴含一股子贵气,赏心悦目;若说他识礼数吧,半点不知道给人留退路,一张嘴能把人怼死。
贾琮把玩着酒斛,要说写闺怨的话,诗哪有词更加能表达出情感来呢?而婉约派的宋词,那一曲都儿女情长,悱恻缠绵,更能打动人心。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贾琮轻声吟出了李清照的那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短短三句,已是让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闺情绮怨油然而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月满西楼”,众人细细品味这四个字,只觉得满口余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千金闺秀竟是鼻头一酸,落下泪来。
其实,她们并未出阁,更加不懂与丈夫离别的这种心绪,可是,这首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的别情佳作,就是能够打动她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