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并不怕看了那些书籍的官员会造反,现在社会生产力太过落后,更本支撑不住那样先进的思想,反而显得那些思想在此朝代如同空中楼阁一样不切实际,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很早之前就有人已经提取,却一直都被看成美好的愿望。
谁能想到,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竟然真的已经实现了呢。
人人都能吃饱穿暖,接受教育。
沈凌只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火种。
现在让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可能还有些差距。
但普及义务教育,沈凌觉得十分有必要了,改变世家垄断的现状,只能从底层选拔人才,来稀释掉世家的权利。
人才的制高点决定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沈凌与大臣们商议,这无疑是彻底掘了世家的根,当教育资源不再稀有,世家这个盘根复杂的大树就会彻底失去向下扎根的能力。
顾厌主动请缨。
让沈凌没有料到。
这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
没想到顾厌粲然一笑,他要讨好的,从来只有她一人罢了。
他会成为她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并不只是嘴上随便说说而已。
是世家官员剧烈的反对无效下,一所所学堂在冬日来前于淮国遍地开花。
根据天书中的内容,淮国科技创新部首次创新出结合了印刷术的蒸汽机,大大提高了书本的印刷速度,为官学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造纸术也日渐成熟,纸张价格一落再落,在官府刻意薄利多销制度下,就连平民都能买的起纸张了。
纸比棉花便宜多了,很多人都会买纸塞进衣服里来躲避严寒的冬日。
每日却依旧有冻死饿死的平民。
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存粮,家里的孩子已经被卖光了,就连自己都卖身给地主做佃农。
世家地主不会给他们多余的粮食和衣服,他们的命比淮国的纸还要低贱。
又如何能读的起书呢。
哪怕陛下说,鼓励平民也去参加科考,可他们是泥腿子,他们的子女也是泥腿子,如何考得过那些贵人。
十一月份报纸忽然说,只要他们愿意把自家孩子送到官方书院去读书,便可以领粮食。
每月男孩一斗,女孩二斗。
家里要是孩子多,都送过去,那可是能领不少粮食啊。
也有很多人不满,男孩比女孩矜贵,为何男娃子只能领一斗,女娃子却能领二斗。
他们不知道什么公布公平的,只觉得这样不合常理。
这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又让他们的孩子读书,又给他们发粮食,还是干不动农活的女娃子领的粮食更多。
莫不是官家要强行骗了他们孩子去吧。
也有很多家里根本养不起孩子,熬不过这个冬日的家庭,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将自己孩子送了过去。